野人之谜(4)(2 / 2)
1977年6月中旬,野考队员沿着100里无人区阴峪河一线向海拔3000多米的主峰攀登。就在那残积的雪地上,考察队民工刘大个子发现了一行清晰的脚印,一左一右地排列着,每一步跨度都在1米左右,足印长25厘米,弧度30度,大脚趾与其它四趾分开,脚掌前宽后窄。显然是一种两足行走的动物脚趾。在神农架板壁岩下,一次发现100多个脚印,最大的脚印长达42厘米。考察队首次灌制出5个石膏模型。经公安部门技术员鉴定,判断出既不是人的脚印,也不是其它动物的脚印,可能是野人的脚印。这个野人应该身高大约2米左右,体重约150公斤。
1977年8月30日,青年工人萧兴扬在林区泮水公社的龙洞沟发现了一个个子不高的毛人。这个毛人两足直立行走。考察队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左赴现场,虽未捉到毛人,但发现了它留下的脚印和粪便,拍了照片,并对脚印浇铸了石膏模型。脚印全长24.5厘米,前宽后窄,大趾与其它四趾分开,缺乏足弓,脚掌微向内弯。这一脚印肯定不是熊的,而是属于灵长类的,似乎兼有人和猿的特点。
1980年野考队发现近千只野人脚印,最大的脚印长度为48厘米,步幅最大为2.2米。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执行主席、华东师大生物系副教授刘民壮断言:脚印是野人的间接证据,脚印多证明神农架是野人的老窝,有野人的群体。
作为旁证的另一手材料,就是关于野人窝的3次发现,其共同点是用多根竹子束扭编成沙发状。1980年6月上旬,考察队员在红岩子西南坡海拔2680米的竹林中,发现用箭竹编成的窝,每束竹子约七、八根旋转编织,形成沙发椅。长约89厘米,高约1米。同年6月5日,考察队员在枪刀山也发现了用竹子编织的窝,把90根竹子扭成一把,互相压在一起,成圆椅状,长1.5米,距离50米处又发现42厘米长野人脚印。没有用手劳动,是编不出这种窝的。人又没有这样大的力气,当时认为这是力大无穷的野人的杰作。
作为另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化验野人的粪便。1976年11月前,在靠近神农架的房县蔡子洼东侧,曾有多人多次在这个地方发现过野人,考察队对这里进行了现场搜索,在山梁半坡一个陡崖顶部发现了野人的6堆粪便,都已干燥。经观察,有较多未消化的果皮,野栗皮等残渣,在萧兴扬发现野人的地方找到的粪便中,还发现大量昆虫蛹皮,粪便直径2.5厘米,这些粪便与熊、猴、猩猩的均不相同,且又与人的粪便有差异。人是不会吃昆虫与野果皮的。1980年考察队又多次找到野人的粪便,经分析粪便内有未消化的竹笋、橡子和小动物的毛骨,粪便呈盘状,在2个呈八字形的脚印之间,这明显和其它动物大便方式不同,而与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