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战战和和(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甲申天变 !
吴三桂的总体兵力并不算少,尤其是在苦心经验陕西的过程中,也是大行穷兵黩武的先军方略,为的就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雄踞一方趁势而起。但是和当时许多地方实力派一样,真正能够拿得出手派上用场的力量不多。
名下的军队虽然是有多少多少万,绝大部分是驻守地方的二流或者是三流队伍,本身就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尤其是面对诸如赴死军这样强敌的时候,那些个州府的地方军根本没有用,真正能够和赴死军一较高下的也就只有精锐的关宁军了。
关宁军才是吴三桂的本钱和底气。
收编豪格的那点人马虽然战斗力相当不弱,可当时出于提防的目的,早就打散,而且多的部署在川北和张献忠死掐,根本就调不回来,就是能够调回来时间上也来不及。
越是规模宏大的战争,决定胜负的就越不是双方的总体兵力对比,而是最为精锐的那一部分。这一小部分若是一败,整体的胜负其实已经见了分晓。
对于赴死军的大,吴三桂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也不做彻底击败李四的打算。只要把战争拖延下去,就是自己的最大胜利。可是经过第一天的战斗,这种算盘显然是打错了。
赴死军的强大远远超出三桂的预想:以奇袭的姿态,动用最为精锐的关宁铁骑,虽然也给李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战术目标,反而被对方的新兵给揍了回来,已经足以说明点什么了。
虽然是一场烈度的战斗,可双方的伤亡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毕竟双方都没有大军尽出的做全力一搏,仅仅是使用了手上的一部分人马而已。
关宁步军赶上去的时候,和赴死的火器新军碰了个面对面。老式步兵和新式步兵的厮杀根本就说不上什么惨烈也谈不到有多残酷是吴三桂却是心惊胆寒道大势已去。
关宁军地步兵也是久战阵地雄兵健卒。说是身经百战也不算是夸张了。犹豫关宁军地传统是“辽人治辽”。所以很多士卒都有这样那样地血缘或者地缘关系弟兵父子兵占了很大一部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不是空口白话地说说而已。真到了战场上也是个个拼命极是悍勇。可正是因为这种悍勇。损失之重也让人目瞪口呆。
赴军地排子枪打地那叫一个稳当。关宁军是一拨接一拨地往上冲。多少血气多少豪迈就不必说了。可赴死军地火器新军就是不为所动规蹈矩地缓慢前进。把一群又一群悍勇无匹地步兵放倒在阵前。然后踏着敌人地尸体迈步向前。
不管怎。不论怎么垫。都挡不住赴死军。
在这种大队互冲地野战当中。双方地伤亡比例触目惊心。关宁军地老底子只要冲上去没有几个能活着回来地。可赴死军那边却鲜有伤亡。
任谁也能看出来完全就是在送死。就是在拿人命填赴死军地枪口有多少人也不管用。(新旧步兵地对决。其实就是排着队送死用远东风云纳大大地一句经典名言。就叫做排队枪毙。)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地时代已经过去。这才是真正地完胜。
虽然只是侧面战场,可吴三桂也看出来了,这根本就不是战争,而是屠杀,就好像屠夫宰羊一样,没有任何悬念。
果断的下令后退,一口气退出去四十多里,惊魂稍定之后,再次后退……
作为这次战争的主战场,延安府还真的挺过了第一天。
第二天赴死军的火炮再次疯狂轰击,几乎把城头上的防御器械和工事打的片瓦无存,等大军攻城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力量,到了这个关头,大伙儿才发现关宁军一直在撤退……
跑了?追!
穷追猛打是赴死军的“光荣传统”,追击战进行到了第四天,发生了一个很好笑的事情,这个看似好笑的笑话却改变了整个陕西大战的进程。
吴三桂致书赴死军大帅李四:大战经日,你我俱是兵残甲缺,不若休整半月,再行战士。
吴三桂要休战。
这不是开玩笑嘛,你若投降就投降,若是不想投降就接着打,眼看着就要打的你趴在地上站不起来了,休战……怎么可能?还直眉白眼的说要休战半月,有这半月的工夫,早把你吴三桂打趴下了。
可大帅立刻就同意了吴三桂这个很荒谬的休战建议,还真的很及时的喊了暂停。
这个时候休战,就是给吴三桂喘息的机会,到时候把在外远征的军马调集过来,好和赴死军做最后的舍命一搏。虽然很多弟兄都想不通,可大帅的意思不能违抗。既然大帅都说要休战了,那就先休着,半月之后再说。
反正吴三桂的所谓精锐也就是这个样子,大伙儿也不怕他飞到天上去。
所谓的休战,永远也不可能是真的休战,吴三桂和李四都是一时豪杰,很明白这个休战的意思:战争其实早就分出胜负了,再打下去已经没有必要。赴死军征战陕西的目的不是要把这里打烂,也不可能如打鞑子那样把关宁军打的不复存在,根本之处还是想占据陕西。
至于收编关宁军,这种事情就不大好说了。赴死军依是如此强大,各种建设已经有了最基本的样子,与其收编关宁军还不如直接再建设一支更加强大的火器新军。
现在的休战,其实已经代表了战争的结束,剩下的就是谈判桌上互相扯皮的讨价还价了。
战争已经打不下去,赴死军不想把陕西打烂,吴三桂更不想把家底儿都打光,双方是一拍即合,谈判的事情虽然还没有摆到明面儿上,可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赴死军的战争是暂停了,可不代表陕西就和平了。
赴死军这边刚刚停止战争,陕西的另外一场大战却是刚刚上演。
一看吴三桂招架不住踞在山西北部的姜可就坐不住了着这么大的便宜不占,岂不就是真的入宝山空手而归?先是遣出四千人马,紧接着又是三千,从北边就打了过去然后才和李四打了声招呼……
和所有人想象的基本一样,战争的头几天,姜风头无限无不胜攻无不克,县城都占了五个,大有势如破竹之威。可吴三桂的家底儿还在,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这边还在准备和谈呢边就把姜的主力给陷进去了。
打吴三桂这个落水狗,不会是为了占点便宜那么简单。说到根子里还是想着扩充地盘,防范李四把大同也吞了。眼看着风头要转向,姜这条老狐狸就慌了神儿,再也不敢玩儿先找后奏的那
身段也就放下来了请赴死军支援。
不管怎么说,到面前为止和李四还是盟友的身份,也有一条条的秘密约定。按照事先的约定不必参加战争,只要中立就可以得到赴死军的酬谢。现在这个老狐狸想捡便宜而被吴三桂敲掉了门牙,不得不向忠诚伯这边靠拢,把秘密约定进一步加强,成为事实上的攻守同盟。
于是乎,和谈的双方就要演变成三方。吴三桂和李四争霸的时候,姜这个“小虾米”也卷了进来。
谈判,说起来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次和谈当中,吴三桂的全权代表吴三枚,面对忠诚伯和大同镇守总兵管姜共同提出的苛刻条件,拂袖而去。
首次和谈泡汤。
这个时候的吴桂虽然已经注定了弱势的一方,而且大门已经被打开,可并没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一些个太过刻薄的条件绝对不会接受。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肯定要以打促谈,一边儿打一边谈,可是双方(三方)并没有真的就大动干戈,而是继续休战……
第二次和谈,方各退一步,结果……结果还是不欢而散。
忠诚伯李四很是“恼怒”,认为吴三没有和谈的“诚意”,定要在战场上拿到谈判桌上拿不到的东西。
忠诚伯一怒,就代表着伐征战,全天下就没有不怕的。可吴三桂也是个“硬骨头”,不仅不怕,反而做了战争“总动员”,说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脑微灵光一点儿的都能看出来,这都些个唬人的玩意儿,忠诚伯不是打不过吴三桂,吴三桂也不是真的不怕。可要是真要大战的话,何必等到今日这般扯皮?要是真的想打,当初就会休战。
吴三桂是吃准了李四的心思,采用处处设防这种部分主次的混账战略,还高声叫嚣什么“抵抗到底”。
当然这些都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戏份儿,和大局没有什么影响。
不过吴三桂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次和谈,就是李四和姜欲瓜分陕西,欲效割据之事,所以无法接受……”
说这种不要脸的话,吴三桂丝毫也不感觉到愧疚,他自己也是想着割据呢,可这并不妨碍他喊的义正词严大义凛然:“此事当奏请朝廷,恳请万岁裁决,否则吴三桂就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退让……”
都是屁话,吴三桂要是真的敢打,还这么大叫大嚷的效泼妇行径?战至最有一兵一卒这种大话,鬼也不信?要是都打光了,谁还鸟他吴三桂是哪根葱?
别说是吴三桂和李四这种比朝廷还要强悍的实力派,就是小虾米姜,什么时候把朝廷当一盘子菜了?这边都打的这么热闹了,谁又何曾理会过朝廷半点儿?
这个时候想起朝廷了,怎么看怎么可笑,分明就是给自己找台阶呢,分明就是想利用朝廷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已。
对于千里之外的战争,其实和朝廷也没有什么关系,朝廷里肯定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分出了高下而已。
事情的本质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所谓的朝廷裁决就是个花架子,没有谁会当真。朝廷要是说不打了,或者让忠诚伯放弃,李四就真的那么听话?哈哈……
可是朝廷那边却对这个“裁决”相当重视,兴武小皇帝很有魄力的以严厉语气发了明旨门很高的谴责战争三方“涂炭生灵”的举动使“国土再沦战乱”,不仅削了战争三方首脑的爵位,罚了三人一年的俸禄。连李四本人天下招讨的官职都给抹了去,朝廷正追剿帅印呢这意思,李四连大帅也做不成了。
吴三桂那边的处罚几乎和李四一样,先把平西王和平西伯的爵位夺了罚俸去官,以后的惩处还要追加。
一直强势的李四和吴三桂都很乖巧,或许是真的给天威所“震慑”,前后脚的上了请罪的条陈并且表示对于圣上的处罚心服口服,一个劲儿的“谢恩”。
兴武小皇帝再下严旨,交战各方各自后退,朝廷钦命处理此事,若再有交战杀伐之事,以抗旨之罪论处。
如此一来沸腾。
这天下还是大明朝的哇!
可不见圣上一发火,这些个地方实力派纷纷“慑服”么?李四和吴三桂有那个姜,哪一国不是手握重兵?哪一个不是称霸称霸的厉害角色?圣君一动怒刻就收了飞扬跋扈的劲头儿,请罪的折子雪片一样递过来唯恐“天威震怒”。赴死军和关宁军,哪个不是精兵悍将的虎贲强兵?朝廷的旨意一下,还不得乖乖的缩了回去?
地方豪强俯首认罪,兴武君臣的面子确实是有了,很有几分盛世明君的威严,可其中的苦涩也只有自家知晓。
说什么天威震怒,别说是李四和吴三桂这样的大鳄,就是姜这个小虾米,什么时候怕过朝廷?至于各自退兵,也就是说说而已,胜负已分,朝廷也就是做做画蛇添足的事情而已。
这些土皇帝们根本就不在乎什么爵位,就是把他们贬谪为从九品的微末小吏,也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的实力,至于罚俸,则是彻彻底底的笑谈了。
关于各方异口同声要求朝廷裁决争端的事情,其实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已,说不准李四和吴三桂早就是商量好了停战的条件,只是缺少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遮挡一下脸面而已。
朝廷的所谓裁决,也绝对不是仅仅做做表明工夫那么单纯,要是如此的话,朝廷没有必要出这个头。有裁决调解的那份闲心思,还不坐下来看他们互殴呢。关键是各方都不想打了,想要将条件了。这个时候,名义上的中枢兴武朝廷就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