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忧虑(2 / 2)
一顿饭吃得有些仓促,吃完略消了消食,绿葆就去了院子中守门。
赤金蝙蝠镯当了五十二两,地黄卖了二十三两,共计七十五两银子,许妈妈兑了七张十两面额的银票,剩下五两,连同紫柃扎花卖的几百个铜板,再加上之前积攒的二两多碎银一起收着,预备现使。
纪芜有些疑惑地黄卖了这样好的价钱。
紫柃很是高兴,爱不释手地一张张摸着银票,笑道:“也不知怎得,今天好几家药行给出的价钱都比妈妈上次卖的要略高些。”
“无缘无故药材涨价。”许妈妈给纪芜倒了一杯茶,面上露出忧色,“米价也涨了,只怕不是别的地儿有了瘟疫,就是将有战事。”
紫柃一听银票也不摸了,既惊且疑:“如今四海昇平,今上怎会轻易开启战端?”
“这却说不准。”许妈妈眉头微锁,“打先老太爷在时就听说东边儿不大太平……若真是战事也罢了,我们北上倒碍不着什么。就怕是瘟疫,那可真要命了……只盼着无事才好。”
许妈妈积年老成又出身将军府,在这方面自然有着一份常人不能比的灵敏触觉。
怪不得,刚才吃饭的时候就觉得她似乎心中有事,纪芜还以为是因为镯子没卖到一个好价钱。
此时听许妈妈这样一说,纪芜也不由得担心起来,这段时间观察安阳的风物来看,此地不太可能会是沿海的地方,许妈妈刚才也说了,若是战事,反倒无碍。
千万不要是瘟疫,她再怎么缺乏常识,也知道以古代的医疗水平,在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面前是何等无力,世人都知瘟疫一起,殍野千里。
这种情况下要跋涉千里赶路回京,无异于痴人说梦啊!
提心吊胆担忧了两天,许妈妈一方面叮嘱紫柃着手归置行李,另一方面自己也每天早出晚归,打探消息。
直到第三天申初时分,她一脸喜色走进了院子,笑道:“已经得了邸报上的明确消息,今上特旨,施大都督领征东兵马大元帅一职。”
纪氏这一支虽然偏安安阳这个小地方,也并无人在老家地界做官,到底是本地望族,与州府一众军政要员关系却是极好。
这样的消息,自然不会是假的了。
纪芜和紫柃脸上神情尽皆一松,绿葆甚至发出了一声欢呼。
两权相害取其轻,作为平民百姓,大概还是第一次因为听到要打仗的消息而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整顿行囊定下行程的事,许妈妈和紫柃归心似箭,对于纪芜来说,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回京,那也是越快越好。
到了晚间,许妈妈和紫柃商议起具体事宜。许妈妈本打算去驿馆乘坐马车,又纠结于纪芜要与外人共乘一车的问题:“姑娘身子弱,那么多人同坐一辆车,只怕那腌臜味儿熏了姑娘。”
“车马行的马车太贵。”紫柃手上利落地收拾着纪芜的几件大毛衣裳,想了想,说,“不如咱们自己去买上一匹成年壮马,找手熟的木匠做一辆车,再让牙子帮着雇个车夫……”
许妈妈沉吟半响,摇摇头:“这样一来,所费也至少三十两,穷家富路的,近十天的路程,万一路上有要钱使的地方……雇来的车夫也不知底细。再者,单你一个人,又没个护卫,一路上只怕也不安稳。”
纪芜在一旁听着,拧起了眉头。
许妈妈和紫柃都没有提到去镖局雇镖师,大概要么安阳没有镖局,要么自家银子少,请不动镖师千里迢迢护送。
求助于本家,她们大概压根就没有指望过。
纪宋氏连她们每个月该得的份例都下得去手克扣,这时候也不必去想。
至于二老太太……
纪芜又想起以前去上房时,二老太太每次见着她的情形,嘴上说着“可怜见儿的”,眼中却流露出各种兴味、讥诮……似乎还有幸灾乐祸?
纪芜从前就不喜欢这一位老太太,感觉她对侄孙女儿的“痴傻”有些喜闻乐见似的,打前几天从碧郁雪芽一事中听出了些她与自家祖母的龃龉端倪,终于顿悟了。
这位二老太太,会不会为了给嫂子添堵,愿意助她们一臂之力呢?
纪芜低着头想了一阵,突然插嘴说:“嬷嬷,不如等我明天去向叔祖母辞了行再定吧。”
许妈妈听了,倒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