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 > 第五三回 闻噩耗生死不明 拨迷茫心清神凝

第五三回 闻噩耗生死不明 拨迷茫心清神凝(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清客 悠闲大唐 大唐绿帽王 极品家将 封林周子颖 皇图霸业 回到旧石器时代 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权倾天下

不错!戏总是要落幕的,生命终归要结束的。百年之后若还能回头,我希望对人生灿然一笑,道句:我精彩走完了全程!

不论前途如何艰险,命运如何莫测!我都要直面人生,勇往直前!我有我需要守候的人,有我未尽的使命!

想到此处,窦辅目光坚定,大踏步走进府中,开启密室。来到青龙戟前,喃喃道:青龙戟啊!青龙戟!尔若有灵,听吾一言,从今往后,将与尔生死不离!窦辅此生必将让尔大名,重现世间!

说完这些,似乎能感到青龙戟,发出微微的嗡嗡声。窦辅将青龙戟并铠甲全部取出,再买一辆马车,将其全部装车,并一箱珠宝和一些重要书简。做完这些,便将密室重新关闭,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再次来到杨彪府上,向其辞行。杨彪见窦辅精神焕发,心知其必定想通,亦不再言语,送其出门。

耽误了一天,窦辅驾着马车,而绝尘,就随着马车奔跑。方才出城,便听到身后有人呼唤,回头一看,竟然是陈珪。

窦辅疑惑,怎得他就一个人,雒阳事情未了,就独自先走?只是此话,也不方便问,只得忍住,开口道:“不知世伯,有何吩咐!”

陈珪笑道:“无事,只是珪亦出城,想与贤侄同路!不知可否?”

窦辅笑道:“此乃小侄的荣幸,世伯请!”

于是窦辅与陈珪同坐马车离去。

在路上,窦辅问道:“不知世伯**何处?”

陈珪道:“久未归家,自然是回家。老夫家住下邳(东汉属徐州,下邳国,公元185年国除,称下邳郡)”

窦辅笑道:“如此还真是同路,小侄正要前往梁国(豫州梁国,后国初,称梁郡)接恩师!”

陈珪惊道:“可是蔡邕蔡伯喈(jie),蔡大家?”

窦辅谦逊道:“正是家师!”

陈珪道:“老夫与贤侄同去,正欲拜访蔡大家!”

窦辅见其热情,甚是无奈,只得与陈珪同往。

眼看就到梁国,窦辅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世伯,不知为何一人先行离去?”

陈珪看了窦辅一眼,笑道:“老夫在想贤侄会忍到何时?”

窦辅心惊,原来他早就看出来了。于是,诚心请教道:“不知是何原因?请世伯指教!”

陈珪笑道:“实在是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窦辅疑道:“此话怎讲?”

陈珪沉吟片刻道:“叔父伯真公与刘司徒联合铲除王甫,确实大快人心。只是,当时并未顺势铲除曹节。令其警觉,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初对付王甫是趁其不备,突袭的手。现下想再对付曹节恐怕不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恐反为其所害啊!老夫无奈,只得先行离开,以求自保!”

窦辅心中疑惑,陈珪见此,笑道:“贤侄可是想问,既然知晓,为何不告知叔父?”

窦辅道:“正有此意,但不便开口想问!”

陈珪叹息苦笑道:“老夫,人微言轻,所说之话,无人相信。呵呵,皆言老夫胆小!”

窦辅默然,陈珪问道:“贤侄是否亦认为老夫杞人忧天了?”

窦辅连忙道:“小侄不敢!”

陈珪笑道:“贤侄只是不敢,并非相信老夫所言?不知对否?”

窦辅被陈珪说中,不知如何作答。陈珪笑道:“无妨!来日自有结果,想来年内必知!”

窦辅看着陈珪,见其眼中闪着自信,当下亦不言语。

不一会,二人便到了梁国治所睢阳。进城后,找到蔡邕父女,并为其介绍陈珪。二人热情交谈,随后,陈珪盛情邀请蔡邕一行到家中做客,蔡邕架不住陈珪的邀请,便应邀前往。

一行人,正要出门。突然见到身后人声嘈杂。

回头望去,见一大汉,一手持短戟,一手提人头。过闹市面不改色,周围一群围捕之人,亦不敢近前。

窦辅惊道:莫非是他?不对啊,他是陈留人,不该在此处啊?

此人到底是谁?小青生死到底如何?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

1.应广大读者要求,尽量将一些生僻字,做了拼音标注。方便阅读。

2.此章所说秦兄,乃纪念好友,秦灭诸侯。一位才华洋溢的美男,猛男,老男人。才子,浪子,痴情子。目前单身,新书—秦青楼!很不错,大家可以前往一观。另红尘为该书写的书评,目前在书评赛第一页第13名。我们都是新人新作。请朋友们支持!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出自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历史传说: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年,池氏总代数49世之裔池仲鱼,封授城门侯,而因城里失火,皇上责罪于池仲鱼疏于护城不力,被革职,并诛其九族。以致池姓虽起源历史久远,但至今可能人口发展不怎么多,或许其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受到此事件的影响吧。久而久之,后来人们便将池仲鱼家族无故遭受株连之事,说成了如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顺口成语而被广为流传

5.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出自三国·魏·曹冏(jiǒng)《六代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扶之者众也。”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贤士名叫曹冏。在魏国初建之时,急需稳定大局,巩固统治权,这是眼下急需要办的一件紧要之事。为此,曹冏便上疏魏王曹操,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他的意思是说,有句老话说,有一种叫马陆的虫子,切断后仍能蠕动。这是由于支撑着它的渠道很多啊。曹冏引用这句古语的目的,是劝告曹操要大力重用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招揽人才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后来人们便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被打倒或镇压的反动或敌对势力,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红尘个人认为,曹操一代英豪,恐怕未必听进去了。所以在曹操在世时,被打压的很利害的世家大族,在其死后几十年,就篡了曹魏的江山。

6.杞人忧天: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新泰一带。忧天:担心天会掉下来。老是怕天塌下来,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喻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