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打到他服气(2 / 2)
张敬不屑冷笑道:“利欲熏心的小人而已,但他之前就与那靳准讨要过靳月光为妻,靳准却将其女献给刘聪,故尹车一直以此为奇耻大辱,所以现在到能尽心帮助主公,而以他的本事,加上有心算无心,当可拿下靳准老贼,只是事后主公不可交付其兵权。”
刘乂点点头,陷入沉思。
~~~~~~
“主公,若左国城告破,主公可是要兵发灵武?”左国城外城,谢艾看着远处戒备森阳的内城,对一脸凝重的王烈道。
王烈摇摇头:“不是所有的敌人都必须消灭,刘乂表面仁厚,重民生、善笼络人心,故而我必须灭他;但刘桀残暴,重利轻义,就算给他机会也难做大,我到是想借他之手,掌控仇池国!”
仇池国在历史上名声虽不显,所控区域也不算大,一直在大晋、南匈奴与吐蕃的夹缝中生存。
但却前前后后延续了两百余年,在这乱世之中也算得是一个奇迹。
仇池乃是大晋杨氏家族后人所建。杨氏本来是略阳(今陕西汉中)清水氐人。在秦、汉时期一直定居陇右。东汉建安年间,杨腾率领部众迁到仇池定居下来。三国时曾联合凉州马超、韩遂、杨秋和占据今甘肃一带的兴国氐王阿贵汇合共同反抗曹操。后因战败率少数将领投奔蜀汉,其余部众被曹操迁至扶风、天水一带。曹魏封杨千万为百顷氐王。
晋武帝时,杨飞龙受晋封号。以假征西将军名义,率部落“还居略阳”。杨飞龙以外甥令狐茂搜(即杨茂搜)为养子。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杨茂搜率部落四千家迁到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氐族部众拥戴称王,始建前仇池国,称仇池公,其辖地有武都、阴平二郡。长安至尊司马邺封其为骠骑将军、左贤王。
这杨茂搜八面玲珑,交好四方,大晋势力强时变接受大晋封赏。晋势弱时。又依附匈奴。
如今仇池兵马也有十余万。手下大将十余员,也算得是一方势力,在王烈眼中。这仇池国虽小,但却是大晋打开西进通道的第一步。
如果不掌控仇池,那么西部的羌人、吐谷浑都可能随时东进侵扰大晋西部。
而且,仇池乃氐人所建,和巴蜀的成国也算一族,若他日一旦联合,却正好可以前后夹击,威胁大晋帝都长安。
这些都是王烈早就算计好的,但谢艾听了,还是有些惊讶:“主公。那陶侃就不动了么?”
谢艾之所以如此问,并不是因为陶侃在他眼中威胁多大,而是因为自从江左之战后,王烈虽掌控了江左大部,但王导却始终下落不明,而那些偏于一偶的江左世家,如太史氏、周氏依旧不肯降服,甚至宁可远迁广州。
而根据最近狂澜军潜龙密探的情报,王导很可能已经逃到广州和交州一带,并与陶侃密谋为盟,若如此两人结合在一起,却是不得不重视的心腹大患。
但王烈似乎并不把这个消息放在心上,初始谢艾还以为王烈是秘而不宣,他身为王烈的头号谋士,自然也在暗中策划良久,只待战胜刘乂,扫平匈奴全境后,就转首对付陶侃。
可今日一问,王烈似乎全无此意。
“主公,仇池弹丸之地,派一大将领兵足矣评定,何须花费如此心思?”谢艾劝道。
王烈笑道:“平仇池易,服仇池难。”
王烈想要的不是一个完全汉人掌控的仇池,当地各族混杂,民风彪悍,岂是击败杨氏就能安定下来的?杨氏一族在那里经营百余年,恩威并施才有今日的仇池国,否则,历史上的仇池又凭什么灭国数次,又复国数次。
若如此好灭,匈奴人又岂能不灭。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异族治异族,而这个人选就是刘桀。
待刘桀残暴,在那略阳弄的民怨积深时,再由大晋朝廷派出一支人马攻打仇池,一战可下,民心可归。
是的,王烈自己并不像打下仇池,也算是留给自己那位结拜兄弟司马邺的一道考题吧。
而且,拥有了仇池,等于大晋有了一个控制西域的桥头堡,更多了一条西进的通道,避免一旦将来鲜卑做大,在自己离开后翻脸,大晋还有周旋回转的余地。
这些事情,谢艾自然想不道,不是他眼光不足,而是王烈有着千年后的历史经验,知道历史上这处小小的弹丸之地对大晋有多重要。
谢艾紧蹙眉头,想着王烈那句“平仇池易,服仇池难”,心里多少有些领悟,片刻又道:“主公,刘乂会投降么?”
王烈反问道:“你若是刘乂,现在会投降么?”
谢艾想了想:“会,但又不会。”
谢艾的意思很简单,也许迫于形势刘乂会选择投降,但肯定不会服气,更不是其真心,甚至是诈降。
王烈自然明白谢艾的意思,闻言一咧嘴笑了:“好办,那就打到他服气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