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波澜再起(1 / 2)
在王静辉的建议下汴都郊外的天罚岛上的兵工厂已经加大了震天雷等大威力火器的生产并且还加速生产新配方火药以供给外围大宋原有兵工作坊生产其他火器。在汴都的这些兵工作坊全力生产的武器除了继续补充汴都周围防区禁军武器的供应之外全部都运送到西北战场和北方宋辽防线。
按照王静辉的设想这次对西夏的军事冲突中一定要将西夏向外输出矛盾的想法给打回去对党项人的军事打击越猛烈今后西北前线就越平静给大宋的变法改革创建一个相对和平的空间。而加强宋辽边境的防备主要是来威慑辽国不要轻举妄动为此所有输送给北方宋辽边境的武器都是大张旗鼓的运送过去一反过去千般掩饰万般遮盖明摆着就是给辽国的探子看让他们传回大宋的消息好让辽国的高层不要脑袋发昏来趁火打劫。
说起宋夏辽三国的关系还到真有些历史上魏蜀吴三国演义的意思不过两者之间的水平可差的实在是太多了相比之下西夏更像是充数来的真正的博弈双方只有宋辽两国。尽管宋辽两国自襢渊之盟之后便很少见军事冲突并且辽国还成为大宋马匹的主要供应国但并不代表两国之间就真的太平无事了私底下龌龊的事情依然是你来我往。尤其是王静辉向大宋统治高层推销他那套文化加经济软手段侵略更是让辽国困苦不堪。
虽然大面上辽国依然是风光依旧但也有不少辽国有远见地人指出宋辽两国之间的贸易十分不平衡但这些人并不是辽国的主流言论不过当这些言论传到王静辉的耳朵里后也不禁赞叹辽国并非没有能人在这个时代能够有这样的眼光察觉经济侵略的危害也是很难得毕竟这东西还是后世大国之间对抗的手段。不过他并没有手软。而是建议枢密院把这些人的资料通过在辽国地那些“和尚”给收集回来或是栽赃陷害或是直接干掉这些人可是祸害虽然这个时候他们的言论可能不能够影响到辽国高层。但长此以往终究是个隐患对于这些辽国“精英”那是绝对不能够手软的。
尽管枢密院对王静辉的建议感到很奇怪但向皇帝赵顼汇报过后也得到这样指示他们也只好去秘密安排执行了幸好这些人现在都是些无名之辈要让他们消失掉也容易的很。不过要费些手脚罢了。
大宋暗中给辽国下拌子并不代表辽国就是这么好欺负地辽国一方面通过支援西夏来打击大宋消耗大宋的国力;一方面自己亲自出马来迫使大宋不能够将其实力转移到西北战场。这样的事情辽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做了每逢宋夏战争到了一个高潮。宋朝军队占上风的时候也就是辽国在北方增兵制造两国边境紧张气氛的时候当年狄武襄和西夏征战的时候辽国就这么做过。由于辽国这种举动大宋自襢渊之盟后一直在京畿重地周围部署不下五十万的禁军部队他们有着这个时代最优良地武器。接受最严格的训练除了骑兵方面比较薄弱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具有威力的军事力量可就是因为辽国的牵制这些部队动弹不得生怕辽国重现真宗时代饮马黄河紧逼汴都的一幕。
为了对付可能来自北方辽国的威胁王静辉建议皇帝赵顼、枢密使文彦博、参谋总长郭逵、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将抽调一部分禁军精锐部队进驻河北诸路。要保住到手地绥州不失除了要打击党项人的报复行动之外就必须应对契丹人从旁的威胁既然大宋的决心已定司马光虽然不赞成兵逼西夏和辽国但目前也唯有此策是最佳应对所以便同意了而其他几个人都是主战派中间还少不了他们的说服。
现在已经有十万禁军将防线向北推移随时准备应对辽国的军事威胁。若不是考虑到河北诸路今年刚刚遭受旱灾当地还无法大批军队的进驻不然派遣地军队将远远不止十万禁军不过这派出去进驻河北的十万禁军是当之无愧的大宋军事力量的精华其中不仅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大型弓弩还有三个万人重装步兵矩形方阵被部署在真定府、定州、河间府一线加上原有的当地驻军可以抵挡二十万辽国军队的南侵攻势。
当然这样地攻势是威胁性质的大宋现在当然不可能有实力去进攻辽国北伐也没有实力来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尽管辽国现在是处于慢慢的下降阶段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年来大宋除了开国时候太祖太宗北伐和和襢渊之盟外一直都是辽国压着大宋打虽然大宋上下都是叫喊收复燕云但双方的实力就摆在那里百万辽国兵锋所产生的阴影不是一时半刻所能够消除的。
王静辉也信誓旦旦的向所有人说明这十万禁军精锐不会长久的驻扎在河北只要完成对辽国的牵制任务就会在第一时间返回原来的防线不会对辽国进行主动的挑衅但绝对会有力的回击任何辽国的试探行为。
“改之这样就真的能够牵制住辽国吗?”司马光问道。
“君实先生现在河北诸路一共有超过四十万的作战军队而辽国在边境部署不超过十五万的军队而且还没有完全到位要取得在北方的优势辽国的军队必须要超过三十万若要再现真宗年间辽军兵逼汴都的景象没有超过四十万地军队是不要想的!现在不同于真宗时代的是沿途重要城邑都有大型弓弩守城。并且还配有震天雷等大威力火器不要说到黄河一旦辽军深入河北他们的锋芒就已经被削弱了。最关键的是现在辽国没有当年萧太后那样雄才大略的人了也没有时间聚集起四十万兵马来威胁大宋就算他们有这个实力等他们陈兵大宋边境的时候西北已经定下乾坤了!”
王静辉不遗余力的给司马光打气。这老小子在历史上有对敌国割让国土地“前科”在军事上王静辉就没有记得看过司马光那次站在主战派的一边即便是王韶提出《平戎三策》这样深具战略意义的方案他也是无动于衷当真是出了名的保守派。不过像司马光类似的想法在大宋君臣中是普遍地。后世所说的“窝囊宋”并非没有道理到底还是宋朝军事成绩实在是惨不忍睹在这样基础上建立起的信心实在脆弱的很。
虽然在骑兵上大宋有着很大的差距但这并不妨碍王静辉重新建立大宋的军事信心因为后世的人都知道骑兵不是火药地对手只要能够发展出合适的火器那骑兵的威胁就会大大降低。骑兵退出历史的舞台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王静辉还无法在这个时代造出火枪、火炮但历史上连蒙古骑兵都在襄阳城下一次又一次的损兵折将连皇帝地小命都搭在里面王静辉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实力远逊于蒙古铁骑的辽国骑兵是不可战胜的关键还是看人的因素。后世朝鲜战争共产党手里也没有原子弹、没有喷气式战斗机、没有足够的重武器。还不照样打得头号超级大国在谈判桌上签字?!在这样的对比下契丹人的骑兵算什么?!
王静辉已经大大地改进火药的配方还带来了这个时代并没有应用的荆轮机钩用在了大型守城弓弩上使得原本就非常有威力的宋朝床弩弥补了发射准备时间长操纵人数多的缺点还在步兵上结合这个时代的单兵装甲制造技术复活了大秦战阵。只要死抗到底他不相信还抗不住辽国的攻势。
除了有宋朝自身地军事实力在身后做后盾历史上现在的辽国国力正处于急速下滑的阶段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除了在几年后的河北大旱中能够趁大宋上下政局不稳的状况下威胁大宋提出领土要求之外没有一次大规模的军事交锋。不是辽国不想打而是实力衰退太严重。
发动大规模战争没有基础也就是小打小闹占些便宜罢了。况且大宋高层在他的建议下几年来大量的向辽国派出“蛀虫”加上一系列的经济压榨辽国的根基只有比历史上更差这也是王静辉手中的筹码。如果辽国不识相悍然来攻那他拼着大宋经济再次出现财政赤字也要打击辽国的嚣张气焰加速它的衰弱。反正大宋海外贸易已经开始展开就算财政暂时出现了问题那以大宋的经济基础加上海外贸易的配合恢复元气的速度一定要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