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转一响(2 / 2)
“呃!你家什么东西还能用这种电池?”店主好奇地问道。
“你忘记了?我家不是有一个很老的收音机的吗?”
“你现在还听收音机,太过时了吧?”那店主翻了一下白眼,心里暗道:这也太out了吧?收音机,好多年前就淘汰不用了。
以前七十多年代的时候,有台收音机,的确是很光荣,很有面子的事情。但现在拿出来,笑脱人家的大牙呀!
那时候也是穷,他们村子不讲究,但镇里面,当初是流行什么三大件的。结婚之类,讲究什么“三转一响”。三转,也就是当时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跟缝纫机,一响当然就是收音机了。
谈到这些结婚的年代秀,其实是挺有趣的。
每个时代都有人结婚,都得花费。时代在前进,结婚组曲也在不断变奏。如果说新时代的结婚,是一种对生活情趣要求提高的文化活动。那历史上的婚礼,主要是宣告一种严肃的社会衍生方式,以及新的经济组合形成。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结婚很革命,也很简单,两个铺盖卷到一块,就算完事了。
六十年代的人结婚有点讲究了,得凑够36条腿,也就是说大床、衣柜、书桌、椅子这几大件木头做的家具可不能少。
这店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六十年代的时候,他还很小,没能体会那种简单的结婚方式。但他会经常听他老母亲埋怨,当初他父亲娶她的时候,还缺着几条腿。
那时流行“36只脚”的说法,一个男孩子要结婚,家里必须得具备大床、大橱、五斗橱、床头柜、方桌和4把椅子这样一套总共36只脚的家具。
新家具是凭结婚证明,排队供应的。也不知那时家具厂的设计师在想啥,那36只脚一套的家具样子几乎雷同,好像部队里供给制发放的一样,大多上深色油漆,很少有人喜欢买“清水”或奶白色的家具。
或许,大家都存着一种家具传代的想法,希望耐用度要高,此生再积蓄到“巨款”换家具几乎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
很多经历过七十年代的人都会觉得经历了一场“浩劫”,特殊时期刚刚褪去的骚动,变革带来的新生活的未知,改变着这个时代国人的生活。七十年代的人结婚要会“转”,要购齐了“三转一响”。
“哈哈!你可能不知道,我家那台收音机是宝贝,值好几万。”阿成这语气,分明就是显摆的意思。
“啥?那个时候的收音机现在值好几万?”那店主一怔,随即脸色大变。后来,他家也是买了收音机的,但那收音机,几年前就当废品卖掉了。
“也不是全部啦!杨老板跟我说,我家那台是什么满洲牌的,比较珍贵。”阿成记得不是很清楚什么牌子,得回去看看才知道,上面是有标志的。
“可惜呀!我家那台单车也坏掉,几年前就卖了。不然的话,可能也值钱的。”那店主颇为遗憾。
说到那台单车,现在也是嘘嘘不已。那时候他到外面去工作,赚了点钱,于是扛了一台单车回来。
回到村子,他就后悔了。这他妈的村里就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那台单车愣是让他摆了足足三年,才领出来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