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异(2 / 2)
在《一声叹息》中,张国粒在妻子和情人之间左右摇摆,狼狈不堪。
《廊桥遗梦》里女主角虽然有过内心的挣扎,但导演却讲述了一段细腻感人的爱情故事。
据说美国人看完这部片子引发了国内的离婚大潮,想要寻找自己的真爱。
说起来,《小城之春》和《廊桥遗梦》更为相似,只是美国观众可能接受不了东方式的含蓄,会觉得沉闷无趣。
从这三部影片的对比就能发现,即便是同样的题材,东西方导演的处理方式会截然不同。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像《泰坦尼克号》等好莱坞大片在华国会受到欢迎呢?
一方面是国内商业片的匮乏,另一方面是这类影片表现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它几乎抹平了文化间的不同。
比如灾难面前的人性,男女之间的爱情,贫富差距等等,在任何国家都存在。
芭芭拉对《回家》这部影片给予了好评,因为影片符合西方人的价值观。
在她看来,《回家》讲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
一个杀了人的囚犯在监狱里接受改造,出狱后寻找心灵的救赎,并最终获得谅解。
整部影片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怀。
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
在国内,或许觉得女警察的角色代表着国家机关,太虚假,可在芭芭拉看来,这是女囚犯在救赎路上遇到的指引者,相当于上帝的使者。
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影片的解读会出现极大的差异。
作为资深的电影人,芭芭拉认为这部影片在欧洲很有市场。
欧洲观众对这类救赎的故事很有兴趣,他们信奉上帝,总是祈祷被上帝救赎。
再者说,因为五块钱坐了十七年的牢,这还是首次在华国监狱内实地拍摄的影片,这些都能拿来作为宣传的噱头。
如果能够拿到一些有分量的奖项,卖出一个好价钱并不难,关键还是要靠宣传和运作。
芭芭拉有意代理《回家》这部电影海外的版权交易,包括亚洲和欧美等地区,提成是收益的百分之三十。
就是说他们接手后,好梦公司只要配合宣传就行了,其他都由他们进行操作。
片子卖出去之后获得的收益,除掉营销成本,他们还要拿走百分之三十。
这个营销成本包括宣传材料的制作,参加电影节及电影市场的各种花费等等。
按照影片的投资规模,营销成本大致控制在三千到五万美元之间。
电影的投资越大,营销成本越高。
像《回家》这种小成本文艺片,营销成本不会超过一万美金。
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百分之三十的提成属于正常范畴,如果是著名导演或者制片商比较有办法,提成可以降到百分之二十五。
林晓玲显然还不能享受这种待遇。
芭芭拉要把《回家》这部电影带回香江让公司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推广计划,在获得认可后,才会和好梦公司签署代理协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