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魔法 > 乱扯西游释厄传 > 第四回 心贪蛇吞象 道一二生三

第四回 心贪蛇吞象 道一二生三(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空间灵泉之香飘万里 武动中原 全真赵志敬 张二驴的诡异人生 我是超能力者 小石头当铺 王爷别嚣张:绝品王妃玩转古代 神鸦王座 星域征途 惊艳夺爱:拒做黑帝宝贝妻

名人商鞅就对孔子亦是相当不客气,说这儒家显学只会贫弱国家说不定还得败亡。后来韩非子的著作《五蠹》也稍微委婉的表达了这个观点,五蠹头一号,儒家学者。

这孔夫子的地位是一波三折的,宋朝才有了至圣的称号了,就连自己的弟子也有带圣的称号,孟子不是有亚圣的称号么,但没人说这大逆不道了的,一个虚衔罢了。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元朝的时候,三六九等详细分了,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还有十丐,这老九就是这么来的。元朝几乎只有元武宗高度评价并重视孔儒,但英年而逝,仅仅在位不到四年。

西汉元始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称孔子为文圣尼父;唐太宗贞观二年尊孔子为先圣,十一年又改成宣父;唐玄宗李隆基加封孔子为王爵,是文宣王;西夏仁宗三年,这当时和宋朝并立的西夏国竟然尊孔子为文宣帝;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称孔子为选胜文宣王,五年又改称至圣文宣王;元武宗于大德十一年加封孔子为名义上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当年也是元武宗登基,年底改元至大,好像后来也降为大成至圣先师了。

最有意味的是,清顺治二年加封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另在十四年又复称大成至圣先师。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顺治二年,爱新觉罗福临才6岁,四月份生了扬州十日,六月份是摄政王多尔衮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先师,同时祭拜孔庙,七月份嘉定三屠。后来,顺治八年的时候福临长大了,也亲政了。再后来,顺治十四年,人更成熟了,天下已定,便改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

明朝嘉靖九年尊孔子为至圣先师,爵号好像是公爵,绝对没有封王,儒家的弟子们也有封号,复圣颜子、宗圣鲁子、述圣子思子还有亚圣孟子。

那么明朝对待儒家只能说还行吧,不过呢,是对几乎所有的家都还行。明朝是除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外,第二大的百家争鸣,从明成祖朱棣驾崩以后,很快便举国上下一片思想大热潮,皇帝都不怎么上朝,权臣宦官们也不管,都忙着自己的各种事儿呢,道和佛此起彼伏的,相比之下儒就差了些了的,但这也是吴承恩版本西游记这书问世的一个重要缘由。解缙是朱棣默认之下雪中活埋冻死的,方孝孺是朱棣下旨诛了十族的,当然后来又给平反的。嘉靖元年到三年的大礼仪之争,大礼仪名字看着文雅,其实将儒家人物给杖毙了十来个,贬斥了的更多。但是后来,嘉靖看似不上朝了,儒家们才好像欢实多了。翻身仗却是在万历后期直到明朝灭亡,儒家中的半吊子才占领了半壁掌权的地位,但也没有专门顾着和宦官对着干,主要是内斗来着,真正的儒家其实没几个,可下场也大都不算好。

那么明朝中后期时候的社会上其实是处于一种无序民意自由时期,稍微有点本事的人物,几乎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干,包括了性之解放那也不太次于原始社会,就同时也成了小说家们的天堂啊,啥都敢写,只有想不到的,根本就没有写不出来的,别说西游记了,连金瓶都没有被封禁,至少找不到相关的确切证据支持,因为从万历版本,崇祯版本甚至还有清朝17o8年康熙后期满文版本的,那是相当的多,真正可考的是清朝乾隆年间才有明确被禁的证明。明朝有记录的并排除了官宦道释之间斗争所致的**且名气较大的应该是《剪灯新话》,宣传人鬼那啥情未了。这也太离谱变态了,但是太多的人乐意看,就连学生们都不好好上课了,才给禁了。但是很快流传到海外,在当时的朝倭却如获至宝且影响巨巨大啊。还有一本《国色天香》,但真正封禁原因语焉不详,应该是低级趣味过甚见不得光儿。那时候官场上的人物们大都心里跟明镜似得,这个管弦花柳呀,那个训童娈幸啊,就算是很正常不过的事儿,至于纳妾都上不了台面儿。民间的很多有钱人呢,乐于四外勾搭和玩房内花样什么的。那当时的许多小说描写影射这些,负责审查的官员都能容忍,但是对于太离谱的和低级趣味的,说白了就是不符合口味儿的才给禁了。

《水浒传》是在崇祯时期李自成他们造反的时候才给头一次封禁的,是有点躺枪了的;《三国演义》就更别提了,一点儿也没有被禁过的迹象。四大奇书是谁最早提出来的,有确切证据的,就是李渔,1611-168o年的人,等李渔成年并学有所成的时候,明朝1644年都灭亡了。

但明朝关于**什么的啊,尤其是涉及暴色等等的扭曲夸张变态迎合描写,先不说别的,单从对学生们的影响后果来看,那彻底严禁其书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哪个真正的为人父母能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早早接受这种教育呢?

吴承恩版本的西游记这本书各方面描写的还行吧,问题不大,因为不到一定岁数的人根本就看不懂老吴到底想说啥呢。

扯得太远了些,还书归正传。所以,这个大圣的称号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邪乎,至少在清朝之前当时帝王他们的心目中,在非常特殊时期,别说大圣了,你叫至圣也无所谓,别叫上圣就行。

你看后来很多妖怪们听说孙悟空报出名号了,都乐,为什么,有几个妖怪连如来都敢蛰一下子的甚至动武把抄的,还有悄悄上天偷了王母娘娘九叶灵芝草的,大闹天宫也不是猴儿的专利,所以大都没拿什么大圣当一回事,光记住是弼马温来了,就气坏孙悟空了。这个弼马温到底是什么,其实是青壮母猴的月事等气味可以令马少生病。

但是现在,这皇帝不急可太监急,你看巨灵神哪吒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的,看见齐天大圣的旗帜了,叫嚣道,你就要做齐天大圣,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称此名号。就急了,上来就砍吃吾一剑。为什么,是替玉帝抱不平么,不是啊。因为他们自己连个小圣还没混上呢,人家二郎神那是玉帝的外甥,叫小圣,大家敢怒不敢言,但大都排斥二郎神。都觉得自己本事不含糊,比你杨戬还有孙悟空强多了,凭什么你就得官儿比我大,名号比我响亮啊。所以巨灵神他们对孙悟空的态度是,并不在意他能不能打上凌霄宝殿,但是你叫齐天大圣这可不行。

你看玉帝的反应正好相反,听李天王一汇报,开始惊讶,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太白金星建议还是以和为尚,招安给个虚衔,养着养着,自然就收了邪心不生狂妄乾坤安靖海宇清宁。玉帝就大喜,准奏。为什么变化的这么大?因为玉帝担心的只不过是,孙悟空想不想要打上凌霄宝殿?结果太白金星这么一忽悠,就不惊讶了,不就是封个齐天大圣吗?名号而已,无所谓,自己手下的这么多笨蛋们一个一个拿的俸禄可不少,还容不下一个不怎么花钱的大圣吗?自己所辖的天王天师们少吗?乃降诏仍着金星领去。

咱看这太白金星,李天王当初要打的时候可没拦着,现在却出来叫唤了。为嘛,因为当初最早提出招安的就是自己,所以不能先说话更不能拦着,否则扣一个为同党开脱抱不平的罪名怎么办?而且,这孙悟空能震住龙王还有阎王们,就那么好惹么,就凭你李天王那一伙子估计拿不下来,让猴儿收拾你们一顿,到时候我再说话,就好办了,能顺利再度招安,那是功劳更大啊。

金星便第二次去花果山找孙悟空,果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又说服了猴儿。前前后后看看人家说的话,滴水不漏的,维护了玉帝的尊严,让御马监小官儿们顶了缸,也没有牵扯张天师,淡化了李天王的讨战还有汇报,还撒谎夸大了自己的作用,所有的口气也委婉了不少。头一次是摆着官儿架子去的,第二回却是对着孙悟空口称老汉了都,的确是老奸巨猾的一个主儿,各方都不得罪,老腿儿跑得甚勤,觉着有好处的就捞资本,在全书里面混的有水平的神仙中足可进入前五名。

但是孙悟空说了的,上次没白去,至少天门内外的道路算是认得了。果然后来就用上了,趁着大家还没闹个清楚,嗖的天上下界之间打了一个半来回。

这是一个有点重要的转折,头一次上天,的确是抱了点儿认真为玉帝服务的念头的,毕竟土匪就是土匪,能到天上受封当个官儿更好听不是,在御马监的尽职尽责就能说明,盼着能有个好的展呢。可现在,猴性子开始真正上来了,哼哼,敬酒不吃吃罚酒,知道某孙悟空厉害了吧。这次要是让本大圣爷爷顺心了,就凑合着给你玉帝干活不干活的吧。

便还跟着太白上天,这次增长天王认识猴儿了,便拱手相迎。玉帝便宣做了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孙悟空这次对玉帝的态度其实好了不少,除了唱喏,还道声谢恩了。

玉帝让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起府,还给安排了副手,一众手下扶持,更是让五斗星君送去上任,这五斗星君可比上次的武曲星君还有木徳星官大的不少了,高了两个档次。

孙悟空还知道拉拢关系,将玉帝赐予的御酒给大伙分喝了,琼金花可能自己留下了,送走客人,高了兴了,当大官儿了,无挂无碍的。正是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

但是,老吴以前说过了的,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现在孙悟空便是真的称王成圣了,会不会满足现状呢,肯定不会的,因为还没有任纵横呢。

欲知齐天大圣下步要做什么,请听下回接着胡说。

&1t;ahref=ap;amp;gt;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1t;/a>&1t;a>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1t;/a>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齐天战神 武神戮天 这个王妃很米虫 天域武神 傲剑镇天 天元劫凤神女帝 [美娱]神农侠侣 大宋杀戮 转生之我的狼王 魔动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