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廊下食(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春天午后得好时光,照的不只李忱昏昏欲睡,连一群或在走廊,或在飞檐下,吃饭得朝官,都是一副很享受得样子。
这群朝官,坐在宣政殿外面得走廊,有人正在吃饭,慢吞吞得似乎正在品味。有人早就吃饱了,正眯着眼,舒服得晒着太阳,有的正在闲聊。他们不是偷懒,而是正在用午饭。这还有个名目,叫做廊下食。
廊下食,简单来说,就是朝廷供得午饭。这还不是一般得午饭,是上朝之后,皇帝体恤朝臣辛苦,赐下的午餐。
从太宗时代开始,就有这个惯例,早朝结束后,皇帝会和臣子一起用顿饭。伟大得领袖,英明的皇帝,千古一帝,太宗李世民,体恤朝臣一早起来,就来上朝。
为了朝仪,水也得少喝,吃得也不太多。到了散朝,早就饿到不行了,皇帝是就在宫里,很快就有得吃,朝臣还要赶回家,便赐下一顿午饭,与朝臣一起享用。
每人一个位置,吃得也不怎么丰盛,管饱,可味道嘛。只能说,不会空着肚子回家就好了,毕竟能上朝得也不少了,要赶时间,又要兼顾美味,这花销可不少。
不过呢这种宴会吃什么,是其次,主要是一种炫耀,咱也是有身份得,能跟皇帝一起共餐。这就是很大面子。
只是说穿了,说是跟皇帝一起吃饭,也就是官员自嗨,像那些没资格上朝的,还有一些小老百姓炫耀。实际上皇帝哪会真的跟他们一起用膳阿。
这饭也不是好吃的,吃得好坏不说,因为还在宫里,刚刚散朝,那些御史也在,有他们盯着,千万注意别出差错。不然随时有你小鞋穿。
而之所以,这些朝臣看起来很惬意,因为李忱特别下敕,大意是说,用餐就该心情愉快吃饭,所以自下敕日起,御史就别盯着了,此刻就当散朝了,这让朝臣大呼皇帝英明,连吃个饭都有人盯着,多不舒服。
不说廊下食好不好吃,反正李忱一项吃得简单,只是皇帝也要担心失仪,被史官记上一笔,百官都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吃饭,更何况是皇帝。所以啦,廊下食皇帝大部分是不参与得,没有几个愿意没事找事。
“阿,真好吃。’,一个细嚼慢咽得朝官,终于把饭吃完了,满足得说道,‘这廊下食阿,越来越好了。’‘可不是吗,朝廷收入翻了翻,盐政改革有法,还有这税制改革,成效好,收入水涨船高阿。’
最近,这廊下食,也多了些变化,会依照时节,有些改变。夏天天气热,会吃一种凉面。不是现代人吃得那种凉面。对日本文化不算陌生,应该会知道,日本人会吃一种用荞麦面,吃之前要先沾凉水。
如果读者还记得,李忱在徐府开得戏园,就有这样一个流水面。面放在流水里面,会流过每个人前面,要吃的人自己夹起来,就是这样。所以,那不是日式食物,正确来说,是唐式的。
夏天有凉面,冬天会有热汤饼,就是一碗热呼呼得羊肉面。不过别指望有多少羊肉就是了,一天总量是三头羊,那怕是三头牛,这样分一分,也不会剩多少肉。
除了冬、夏,在节日的时候,万一要上朝,或者赐宴。寒食节会有甜米粥,人日和三月三,会有煎饼。正月十五和三十,会有麋糕,五月是粽子。七月七,七夕同时也是晒书日,会有斫(音同拙)饼,九月九是重阳糕,,十一这个日子则是黄米羹。
嗯,这不是李忱所创,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随着朝廷收入锐减,连带着廊下食,都越来越粗劣,这些都没了。
加上时刻有吃饱撑着的御史,盯得你如芒刺再背,也不怪越来越多人,找藉口不吃这饭了。闹得皇帝下令,一个两个都不准开小差,必须留下吃完。不然这事传出去,我多没面子。
‘圣人英明。’,刚刚那朝官,随口拍了声马屁,虽然御史不盯着了,可是还有同僚呢,朝仪不用管了,可万一说了什么不该说得,也是有麻烦。
‘可不是吗?听说当年,连这饭都没得吃阿。现在阿,连公厨都改善了不不少。’,一个朝官也附合道。
如今这廊下食,总算不再是朝臣避之为恐不及的东西。税收增加,李忱也不亏待朝臣,福利没增加多少,只有慢慢恢复以前得福利,这已经很不错了。
而所谓公厨,就是平常日子,专供百官和诸吏用餐得厨房。唐代,每个办公单位,都有一个饭堂,称为“公厨”,唐代朝廷,中午也是管饭的。
可安史之后,朝廷财政最为困难的那段时光,甚至连这公厨都生不了火。无奈只能让朝臣,隔日休。就是一天上班,一天不上,让朝臣这天自己吃自己。这点和台湾,经济不景气时候,工厂让员工修无薪假,很像。
应该说,这些老板剥削人的时候,手段都差不多吗?或者说,唐代略好些,好歹没无薪假?
这点甚至还不如地方,地方官府公厨靠放款利息,多少还补贴一些。事实上,去地方任职,也是很多人的期望,中晚唐时期,地方藩镇得各方面待遇,已经超过朝廷了,所以很多人,有机会都愿意去地方。不像以前,所有人拼命往朝廷挤,哪怕担任一个小吏都好。
‘阿,也不知到我哪天能去吃堂厨。’,突然,一个朝官说了这句话,引起了众人感概,心里默默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