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自由航行(1 / 2)
灭了大肚王国,朱慈烺没有一丝成就感,相反的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悲哀。
同样在这里生存的其他各族,比如平埔诸族(高山族),他们能与外界接触,共同发展,大肚王国却不行,固守抵制外人,搞的跟原始社会似的。
在日益发展的世界大潮中,这种部落首当其冲遭到殖民。
数年前,如果不是尼德兰人的兵力太少,不愿牺牲太多士兵,在扫荡了大肚社等十三个村社后,决不会轻易停战,铁定把他们抓来当奴隶使唤。
国家也是如此,顽固保守,只会继续贫弱,受人欺负,甚至有亡国的危险。
欧洲国家之所以能开启大航海时代,并不是喜欢航海扩张,而是地理位置决定它必须走海洋扩张。
欧洲就那么大点地方,那么点资源,有多少国家和势力,他们自己都数不清,特别是十六世纪的欧洲大陆,进入到了惨烈的零和博弈状态(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
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混口饭吃,获得更多的资源优势,每个国家都是绞尽脑汁谋求强国。
然而通过战争去掠夺,需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是越大越穷。
越是很穷,穷的没裤子穿的国家,才会穷则思变,到海上去开疆拓土抢资源。
比如葡萄牙,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向海外扩张的国家,他们走向大海时,人口才一百万上下,就几条破船,在欧洲属于最贫穷弱小的存在。
因为大航海,葡萄牙出去抢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在世界各地广设据点,建立起第一个世界范围的海洋帝国。
随后欧洲大多数国家都成功杀出去了,还做强做大了,比如西班牙,尼德兰,英国。
相反,当时欧洲实力最强的法国,基本还在陆地上混日子,最后一个加入大航海,比邻居们迟了一百多年。
现在的鞑清也是同样的情况,生存空间被大明极致压缩,穷则思变,洪承畴借鉴“佛郎机经验”,也准备玩一波出去抢钱发家致富的套路。
有西班牙人提供的造船技术,鞑清的条件比一百多年前只有几条破船的葡萄牙强太多了。
而大明,朱慈烺只能主动推动大航海,要是等条件,再等一百年都走不上这条道。
目前的国民没那观念,也没动力。
朱慈烺和余贤弟合办的《天下时报》,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这种观念。
历史上的郑成功倒是有这种想法,打下台湾后,国姓爷发现台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很多地方都是欠发达地区,还没有吕宋岛好,于是开始谋划南下打下西班牙人占领的菲律宾。
最终想法有了,人却没了,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第二年就去世了。(死因说法很多,大多人觉得是被谋杀。)
国姓爷去世后,他的儿子郑经两次准备派舰队征讨马尼拉,但因为三藩之乱,郑经率军西渡福建支援耿精忠,而没有出兵菲律宾。
不说郑家究竟有没有实力击败西班牙人,拿下菲律宾,起码有这种观念了,实力上也应该没那么悬殊,常年在海上混的,不可能对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一无所知。
五月十一日,辰时三刻,大明海。
距离高雄州东南,琉球屿附近海域(不是琉球),三艘西班牙战列舰排成三角阵型,拖着长长的白痕,正往热兰遮城行进。
这三艘西班牙战舰来自吕宋岛马尼拉,此次目的是关注明军与尼德兰的战事,寻找机会捞好处。
明军如果战败,西班牙海军就可以近水楼台,从马尼拉调来舰队强行驱逐元气大伤的尼德兰人,重新控制台湾。
如果尼德兰人战败,西班牙则尽量与大明斡旋,租下热兰遮城,取代尼德兰人与日本人进行贸易。
总之,这三艘西班牙战舰是来打听消息的。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里的战事早就结束了,连大明皇帝都来逛了一圈,准备启程回家结婚生孩子了。
不多时,一艘游弋在琉球屿附近的大明巡逻船发现了他们,连忙赶回去上报。
此时的朱慈烺正在高雄附近巡视,计划将这里打造成军港,作为南洋舰队(平番舰队改名)进入吕宋的跳板。
高雄位于台湾西南部,扼台湾海峡南口,是台湾南部的海路大门,位置非常重要。
“报国姓爷,三艘佛郎机战船出现在琉球屿附近,正往这里驶来!”
一名水兵匆匆赶来,高声汇报。
琉球屿远离台湾本岛,孤悬海外,好像一个浮在海面上的球,故名“琉球屿”,明军刚刚在上面建立了哨站。
“佛郎机人?仗都打完了他们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