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密奏(2 / 2)
略略跑题,言归正传。
“庙、谥一道,”关卓凡说道,“臣其实亦不算在行,既然三个字都是合适的,母后皇太后瞅着哪个顺眼,就用哪个好了。”
慈安再看了看纸上的几个字,说道:“我是不懂啊,不过,谥号如果用‘平’字,或者‘顺’字……唉,大行皇帝走的如此,呃,如此……”
顿了一顿,“似乎,谈不上什么‘平’、什么‘顺’吧?这两个字,怎么好像,有点儿……说反话的意思?”
关卓凡在心中暗暗喝了声彩,那些饱学宿儒的小小把戏,一眼就被这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女人看穿了。
“既如此,”关卓凡说道,“大行皇帝的尊谥,就用‘毅’字好了——”
微微一顿,“《论语》曰,‘毅,强而能断也。’《说文》曰,‘毅,有决也。’尊谥为‘毅’,是一个地道的佳号。”
慈安微笑说道:“好吧,谥号就用‘毅’吧。嗯,我想起来了,你原先的爵号,叫做‘毅勇忠诚’,‘毅’——确实是一个好字眼儿。”
“是。”
“大行皇帝的性子,”慈安轻轻叹了口气,“确实是……挺倔的,‘毅’——挺合适的。”
“是……母后皇太后圣明。”
慈安不晓得的是,“毅”字还有以下的含义:
《国语》曰,“强忍犯义,毅也。”——这里的“毅”,是残忍、暴虐的意思。
《说文解字》则干脆直指,“毅,妄怒也”。
就是说,“毅”字,有其两面性。
作为臣子、特别是武功出身的臣子,“毅”字用作爵号或者谥号,确实是“佳号”,可是,用在皇帝身上,就不尽然了。
慈安毕竟没有读过什么书,还是掉进了“饱学宿儒”设下的陷阱。
“穆、素、哲……”慈安沉吟说道,“瞅着都挺好的,似乎,哪一个作庙号,都是可以的,呃,我是真分不出来了……”
“‘穆’字本意是‘禾’,”关卓凡说道,“就是庄稼,引申为恭肃盛美之貌,《诗》曰,‘于穆清庙’,《礼记》曰,‘天子穆穆’,都是这个意思。”
微微一顿,“‘穆’字还有纯正清彻之意,《周书》曰,‘执德布义曰穆’。‘穆’字亦通‘睦’——‘和睦’之‘睦’,有醇和温厚之意。”
“啊……”慈安说道,“这个好!呃,‘穆’的本意为‘禾’——‘农为国本’嘛!引申出来的意思……也都很好!”
“是。”
慈安刚想说,“庙号就用‘穆’吧!”转念一想,也不能冷落了“素”、“哲”二字,于是改口说道:“‘素’、‘哲’两个字,又有什么讲究啊?”
“回母后皇太后,”关卓凡说道,“‘素’字的本意,是白色的丝绸,引申为质朴的意思;‘哲’字,本意为聪明智慧,《尔雅》曰,‘哲,智也。’‘哲’字可以引申为贤明之意,《诗》曰,‘世有哲王’。”
慈安听着,不论是“质朴”,还是“贤明”,大行皇帝似乎都沾不上什么边儿,“素”也好,“哲”也好,都好像……在说反话似的?
“我看,大行皇帝的庙号,还是用‘穆’字吧!”
“是,谨遵懿旨!”
慈安提起朱笔,在“穆”字和“毅”字上面,各打了一个圈儿,然后,将那张纸,递了回来。
关卓凡走上一步,双手接过。
穆宗,毅皇帝。
议拟大行皇帝的庙号、谥号,他之所以一直不肯直接替慈安做决定,就是要看一看,这个同治皇帝,还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穆宗毅皇帝”?
现在,关卓凡不能不在心中感慨:历史,真的是有它自己的轨道。
慈安自然不晓得关卓凡在感慨些什么,她心中奇怪:庙号、谥号都拟定了,似乎……没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地方啊,何以要“密奏”?
就在这时,关卓凡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有一件事,臣刚刚得了消息,呃,不能不过来……即时回明母后皇太后的。”
还有事儿?
真正要“密奏”的事儿?
“你说。”
“臣方才,呃,接到了天津的密电……”
慈安的心,提了起来。
“‘她’……”关卓凡的话,说的很困难,“呃,‘她’……生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