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夜袭张燕(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三国之父子骄雄 !
四十四 夜袭张燕
张燕,本姓褚,常山真定人,却是赵云的老乡了。
张角黄巾起义的时候,张燕聚合流氓、游侠等为生活所迫的流民,竖起大旗成为响应。
开始的时候,张燕因为实力不足,一直在山泽间转战。后来,随着天下的纷乱,他的队伍人数渐渐多了起来,挟裹的百姓流民也渐渐繁多,这决定了他必须寻求一块相对稳定的基地。刚好,张燕故乡常山一带因为地理和民风等因素,成为三不管地带,于是,他辗转回到真定,部众也随之增多,达到万余人。
这时候,博陵人张牛角也率众起事,自称“将兵从事”。因为考虑自身的实力不足以对抗当地的世族,行不成有效的战斗力,张牛角于是与张燕会合。
两支起义军会合之后,张燕实力上比张牛角弱,威望也不能和张牛角相比,于是推举张牛角为主帅,两人合兵一起进攻瘿陶。
但是在进攻当中,张牛角被弓箭射中,受伤严重,濒临死亡。张牛角临死前,要求他的部下跟随张燕,并说道:“必以燕为帅。”
张牛角死后,原张牛角部众群龙无首之下,遂一起拥戴张燕,以为主帅。
为了更好的统领融合两支刚刚合并的队伍,张燕于是打着为张牛角报仇的口号,改姓张,继续横行常山一带。
张燕作战剽捍豪勇,速度敏捷过人,所以军中称他为“飞燕”。此后,张燕转战常山、赵国、中山等地,队伍的人数也渐渐增多,慢慢积累了一些精锐部属,成为冀州并州一带的一股大势力。
实力壮大之后。张燕积极发展,与盘踞在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各山谷之中的黄巾余部等贼众取得了联系,这一带的小头领如孙轻、王当等。都带着部众加入张燕队伍。至此,张燕的精锐部队慢慢积累达到了“精兵万余。骑数千众”,挟裹的人口几乎达到百万,左右的豪强诸侯都拿他没办法,称之为“黑山贼”。
木偶皇帝汉灵帝无力征讨张燕,河北诸郡等冀州地方都遭受黑山军的侵扰。后来,张燕考虑到长期当乱匪终究不是办法,想要谋求一个名正言顺的位置。于是派人到京都表示归顺。当时还是灵帝在位,朝廷根本无法抽出人马对付张燕,各派系也没时间去理会,为了安抚他。于是拜为平难中郎将。
董卓入关后,汉室对天下的控制基本上彻底丧失。韩馥、袁绍先后占据冀州,韩馥能力不足,在张燕兵锋下战战兢兢,张燕趁机很是发展了一段时间。后来袁绍在冀州发展。冀州大族都很支持袁绍,让他的实力在很短时间内得到巨大的发展,于是和张燕的冲突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袁绍不是韩馥,能力要高出很多,部下谋臣良将更是不少。为了彻底控制冀州,袁绍遂对张燕动兵。然而张燕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在冀州西北的纷争一直没有停止过,谁都没有占到多少便宜,长期僵持不下。
等到袁绍与公孙瓒交恶,张燕于是联合公孙瓒,很是让袁绍吃了几个亏,闹得灰头土脸。于是,让袁绍咬牙切齿的张燕,遂与公孙瓒一起,成为袁绍深为忌惮的两大心腹大患。
历史上,直到吕布到达冀州托身袁绍帐下,发生那起数十骑破张燕大军的传奇之战之后,张燕这才丧失了立足冀州西北的实力,退居太行山脉里边继续当他的山贼,直到投降曹操。
但是如今历史却已经发生的偏移,也不知道是袁绍许了多大的好处,又或者看到吕布在荆州并州都四面受敌,张燕终于还是挥兵向西,准备趁机进犯雁门,以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
滹沱河边往西北的路上,张燕身披一套黛青色铠甲,神色自信俨然,跨坐自己心爱的战马“飞燕”,这马是从袁绍那边缴获的,很是神骏,张燕遂以自己的外号命名。左右是他最为依仗的骑兵,外围则是他的“精兵”,虽然这些比不得财大气粗的袁绍军队那么装备精良,有的甚至只是削尖了木头当兵器,但是这些兵却有袁绍军没有的不怕死的气势,为了生存而战的他们,打起来确实很有些悍不畏死,所以深为袁绍忌惮。
并不深的滹沱河,从太行山脉中蜿蜒而出,这支挟裹着近十万民众的部队,慢慢地沿着滹沱河南岸向西北前进。
张燕的黑山军是起义农民和流亡流民组成的军队,行进起来自然和正规军不同,他们每有行动,总是挟裹着大量饥寒交迫的百姓,一者是用人数壮胆,二者是充当辎重队,三者是随时随地地种植粮食,四者,必要的时候,这些大多是老幼妇孺的百姓就是他们的兵源,甚至粮食。
目注西北,张燕隐隐有些不安和忐忑,对吕布,长期身在北方的张燕是闻名已久,并深为忌惮。张燕没少和那些该死的游牧民族交手,吃过不少亏,自然深知他们的厉害,然而吕布在并州的时候,却屡屡将那些马背上的恶狼杀得狼狈万分心惊胆寒,以致他离开并州数年,依然让那些游牧们不敢窥视。
基于这一点,张燕一直不敢越过太行山,即便和那些并州的大股小股黄巾们的交往,也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如今,他张燕最终还是要跃进并州,他必须去赌博!袁绍的实力越来越强劲,他张燕终究不是内政高手,部属中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如果只是继续在常山一带挣扎,他很清楚那意味着什么样的结局,所以现在他不得不接受袁绍暂时的和平,然后冒险西进,以寻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希望吧,吕布的手脚被荆州周围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诸侯拌住,希望吧,鲜卑人和南匈奴人的十万大军让留驻太原的吕布军抽不开手,希望吧,这一行能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