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论道大会(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科技大仙宗 !
对于筑基境的修道者来说,能够掌握并施展出来的法术极为有限。五行法术的入门法术被称为五引,分别是引火术、引水术、引砂术、引金术和引木术。这五种入门法术,只是为了让修道者,能够熟练引动五行之力,为以后的更高级法术打基础,因此也基本没什么攻击力。
而在五引法术之后,就是火球术、飞石术、水光术、坚固术和草木回生术。这五种法术,火球术和飞石术是攻击性法术,水光术是防御性法术,坚固术是加持性法术,草木回生术不是用来给人治伤的,而是催生草木的。
其实严格来说,这五种法术,就是将引来的五行之力凝聚一下,或者丢出去,或者挡在身上。
比如火球术和飞石术,就是将火行和土行的力量丢出去。而水光术,则是将一团水挡在身前,替施法者挡下攻击。坚固术是将金行之力,施加在兵器和护甲上,增加兵器和护甲的坚固性。草木回生术,则是把木行之力丢在草木上,一般是用在草药种植方面,用来催生草木的生长。
这就是筑基境修道者,能够掌握并施展的十种法术,虽然还都能有一些小小的变化,但怎么变也就那个样子了。而在这十种法术之中,火球术可以说是唯一的一种,威力还能不错的攻击性法术,也是筑基境修道者最常用的。至于那飞石术,砸人一下真的也没多痛,只是用来干扰对手的一种手段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叶赞给内门弟子们讲的第一堂课,会用火球术来做例子的原因了。再高级的法术,他就算是讲出来,那些只有筑基境修为的弟子,也根本不会有多么深刻的感受。反倒是这火球术,在燃烧剂的作用下威力大增,对于这些内门弟子会有极大的吸引力。
当然,其它的法术,叶赞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那飞石术,本来就是飞出块石头砸人,但是如果在石头的形状上,还有投掷的手法上想些办法,也一样能够让射出的飞石拥有一定的威能。还有那唯一的防护法术水光术,如果让水膜中静止的水流,能够形成一个旋转的漩涡,也是会让防护能力有所提升的。
这个世界的人,对于法术的研究,自然也不是单纯的堆法力,在技巧上同样也有极为深入的研究。
只不过,在技巧方面,这个世界的人更偏重于经验,而不是通过对所有条件的研究去计算出一个最佳结果。
就像那些武技剑术一样,那些招式之所以最后定型为招式,都是前人经过了千万次的实战,通过大量的经验积累而得出来的结果。但是,你如果问,这一招为什么会更容易发力,为什么会更适合真元的流动,可能很少有人能够以数据的方式回答出来。
科技世界的方法是什么?一个招式,需要调动哪些肌肉群,怎么以杠杆原理将力量发挥到最大,出手的移动距离是怎么样的,如何将力量最大限度的转换为动能等等。
所以,可以说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知识,都是属于经验学。通过千万次的施法,找到能够达到最好效果的施法技巧,至于为什么这个技巧是最好的,只能通过结果的对比来证明。比如高级法术中的雷法,他们能够通过大量的经验,找出一种雷法最强的攻击方式,却未必了解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原理。
而这,也就给了叶赞一个发挥的空间。不是说那些经验的产物就一定是差的,但未必全部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叶赞以精确的计算分析,加上一些科学原理的运用,得出更优的施法方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虽然,来听叶赞授课的,从普通的内门弟子,扩展到亲传弟子,又扩展到金丹宗师,最后连元婴老祖都来了。不过,叶赞却并没有改变讲课的内容,没有因为那些金丹宗师和元婴老祖,能够施展更高级的法术,就去直接讲那些高级法术的运用。而是继续讲着这些初级法术,甚至连五引之术都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讲解。
但是,那些金丹宗师和元婴老祖们,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来听课,而且每一次听叶赞授课都十分认真。他们发现,叶赞虽然讲的是法术的运用,但其中运用到一些原理,对于他们理解五行之道,也有相当的帮助。
其实“道”是什么?不就是世间万物存在并运转的法则吗!而叶赞带来的,来自科技世界的,那些科学上的定理定律,本质上不也是对于一些规则的描述吗?尽管,那些科技世界的定理定律,在这个世界未必能够完美阐述“道”的存在,但起码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参考。
当然,叶赞不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也不是一个理科讲师,所以很多东西未必能讲清楚。尤其是有些东西,他就算是照搬过来,也无法依照这个世界的种种,而作出无懈可击的解释。那些金丹宗师和元婴老祖们,也并不是盲听盲从的人,往往都能够针对那些情况,向叶赞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质疑。
这就使得,叶赞在给别人授课的同时,自己其实也能够有不少的收获。在与其它人的讨论中,叶赞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偏差,弥补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转眼间,一年多的时间就过去了。
叶赞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也没有耽搁自己的修行,《洞虚灵泉妙经》的元婴篇已经修至大成。肉身的一百零八处窍穴灵泉,与元婴身上的窍穴灵泉相呼应,海量的法力被储存在窍穴灵泉之中,并在不断的吞吐流转中继续增强。原本叶赞担心的,关于三头六臂的窍穴灵泉问题,也很自然的得到了解决,不过就是一点连接几个点的问题而已。
只不过,让那些内门弟子们感觉到遗憾的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哪怕所有弟子都和叶赞很熟悉了,却也没有人被叶赞收为亲传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