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战舰波将金号(2 / 2)
“各部门归位——再来一遍!”
爱森斯坦如此严格要求,片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能够理解的。的确,爱森斯坦一贯拼命,不管是严肃题材的反特电影2也罢,轻松活泼的3也罢,他都是认真到底,负责到底,然而这一次要拍的电影却不一样
不是厂里提出的项目,而是人民委员会议下了批文要求拍摄的献礼作品。不光是为波将金号起义20周年献礼,也是为即将到来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献礼。在这个展现世界各国最先进技术进步的博览会上,苏联zhèngfu将要派出一支重量级的代表团,向全世界人民宣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而——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将成为其中最吸引人的展品之一。
蒋玉成向全体员工发出号召,要求他们“不但要用色彩和清晰度征服观众,也要用无产阶级文化艺术的伟力来让观众感到震撼。”他夸张地宣布“红旗——这是一个象征,以往是黑白色调的平面世界里面,将第一次出现飘扬的红旗,这象征着革命的力量开始在技术和艺术两方面占据制高点了,无产阶级所能创造的生产力,比资产阶级能创造的还要多,还要大!”于是大家群情激奋,好像他们的电影将要吹响反攻的号角,而“波将金”号的炮击,仿佛就成了“阿芙乐尔”号的延续!
为了这样一部重中之重的电影,整个苏联似乎都动员了起来。参演的除了陆军部队,还有红海军黑海舰队的战列舰“巴黎公社”号(也就是原来的“ziyou”号)。因为剧情的需要和斯坦琳的一再坚持,电影中要有起义的“波将金”号主炮开火轰击旧帝**的场面,一般来说,这样的场景要么使用模型特摄技术,要么就只能拍摄炮口的局部镜头。但是为了保证视觉效果,斯坦琳拍板要求实拍,而且要实拍整艘战舰的完整影像。
为了能从空中拍摄战列舰的12门305毫米主炮渐次开火的壮观景象,蒋玉成从米里设计局调来了还处在试飞阶段的秘密武器——米-1直升机。这东西能够平稳并且灵活地在破浪前行的战舰上空调整机位。可是对于乘坐这种新鲜事物,摄影师有点害怕。于是爱森斯坦亲上阵cāo刀,从不同角度拍摄了10分钟的战舰开火镜头,总共打了37炮。
“太爽了!这才叫拍电影!这辈子值了!”从直升机上下来的爱森斯坦摘下耳机,还是以一贯过剩的精力大呼小叫。
而斯坦琳看了拍摄下来的镜头之后,皱了皱眉头。“怎么,拍的不够给力?”爱森斯坦问。
“你拍的很给力。”斯坦琳还是一副yin沉的样子,“但是····战舰不是那么够给力。”
“会给力的,会给力的。”蒋玉成拍拍她的肩膀,如此保证道
1“敖德萨阶梯”(theodessasteps)位于乌克兰敖德萨州首府敖德萨——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工业、科学、文化以及旅游中心。通向海边的“敖德萨阶梯”始建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因纪念1905年“波将金”号军舰起义而被称为“波将金阶梯”。“波将金阶梯”共有192级,台阶自上而下逐级加宽,它与市中心半圆广场上的城市奠基者里舍利耶大公的雕像遥相呼应。站在最高处,可以鸟瞰美丽的敖德萨港。
2:讲述花剌子模苏维埃共和国边防军边境反特工渗透故事的电影。其中少数民族战士阿米尔和真假古丽丹姆的情感纠葛尤其扣人心弦,不过也有观众提出,电影中神机妙算的边防军排长杨格诺娃似乎离场有点微妙。证据就是阿米尔送出雪莲引起古丽丹姆的回忆时,两人终于相认,杨格诺娃鼓励说:“阿米尔,冲!”然后有情人相拥在一起,而杨格诺娃排长却留下了明显不是激动的泪水
3:以莫斯科瓦洛佳来到西伯利亚新兴工业城市共青城寻找自己一年前邂逅额的心上人为线索,从侧面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和集体化进程中祖国大地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事中,因为把心上人和另外四个同样叫“莉莉娅(百合)”的姑娘搞混淆,冒失而热情的小伙子瓦洛佳闹出了一连串逗趣好玩的故事,出了许多狼狈,莫名其妙之间便陷入了交错混乱的情网之中,还有过被傲娇的莉莉娅泼水和被腹黑的莉莉娅派去跟月轮熊搏斗之类的事情。不过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经历了一番修罗场之后,瓦洛佳终于如愿和所有女主角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