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以农为本(农) > 89、第 89 章

89、第 89 章(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网恋选我我超黏 姨娘要转正 夫人不止一柄剑[综武侠] 何夕 师尊觉得我很强 她负责貌美如花[娱乐圈+电竞] [综]非人类聊天群 农家姝 宝贝你能做我妈吗[娱乐圈] 女配真的不想花钱[穿书]

……

夏简戟:“是等夏收后入川,抑或是在此之前便择日南下?”

诸葛评:“凤翔府各县之内,以及陈仓大散关和太白靖口关等关口上,戍卫兵力皆已布防妥当。而在政务方面,府内各县也已从大昭朝廷县衙中的书吏里提拔了可用之人,各县民政事务处理已有序进行。

如此,军防和民政方面俱已基本安排妥当,日后只需费些心去督查,并查漏补缺就是。各项事务皆已基本妥当,随时皆可动身南下。”

诸葛评做了多年的成都府知府幕僚,过去成都府中的许多政务都是他在处理,真正的成都府知府只管吃喝玩乐。至于称作幕僚,实则是做了知府应该做的事的诸葛评,为何会被征抓了壮丁?无非也就是些争斗构陷之类的事情,说起来无聊,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诸葛评的能力可说超群。跟在炎军攻下凤翔府各县的脚步后面,很快就能将一县给梳理好,等炎军攻占下整个凤翔府后,府内各县的民政事务也尽皆有人负责了。如今已是走上了正轨。

于凤翔府内的百姓来说,从大昭朝廷变换到炎军的管辖之下,暂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反而还因为听说了炎军的威名,和一些有关高产粮食的传言,而对以后的日子多了期待。

这些情况夏简戟也都知道,说出来只是为正式定下这事:“迟则生变,既然如此,十日之后便动身南下,就不等夏收了。”

从太白县来的葛蕤,对今年太白县内粮食的情况,比夏简戟要更加心中有数:

“可一前一后分兵两路,十日后首领与武壮先带领一支大军动身南入川蜀。等到夏收之后,再由张一或其他适合之人带军,出太白县靖口关、走褒斜道入汉中,在后运送粮食南下支援。

如此行军,一是为防行军不顺,先行大军粮草耗尽;

二也是将良种及时带入川蜀,若行军大顺、极快便攻占了川蜀之地,还可赶上今秋的秋播,让川蜀百姓少受些战乱之苦,尽快恢复耕种。”

以十万川蜀壮丁,去攻打川蜀。

要么是炎军中的川蜀壮丁,因不忍与乡亲刀兵相向而反水;要么是川地留守府兵,因不忍与外出儿郎父子/手足相残,而自内开了城门不战而降——就是不降、士气也会大受影响。

夏简戟的打算,就是将后面那种可能,想法变为必然,以最少的伤亡攻下川蜀。

因此葛蕤所说第一种可能——行军不顺,夏简戟和在座众人都不希望出现,都筹谋着第二种可能——行军大顺,指导川蜀之地的百姓秋播,并已经为此做足了准备。

堂中众人商量着的各项军政事务,姜秾不太擅长,只是在一旁听着。

等到这会儿他们说到川蜀之地的秋播时,她才耳朵一动、眼睛一亮,听得更认真了。

在场深知姜秾性情的一些人,心中一笑,然后暗自又惆怅又欣喜地感慨:

分别只是短短近半年时间,但在外征战的他们却已经历了不少,早已不是当初还在温宁村里时,虽有小心思却也还算单纯的模样了……

幸好,她还是那样纯粹,依旧只为种田和庄稼而动容,并未因身份上的转变而变得有一丝的爱慕虚荣或骄矜自大,她依旧还是她。

也不知是不是看姜秾安静旁听,显得无聊了,葛蕤在接下来的话里就带上了她:

“不管是军粮,抑或是良种,都与太白县今夏粮食的收成息息相关。夫人,不知今夏太白县中的庄稼,收成如何?”

姜秾心中疑惑,葛师不是与她一道出来的吗,他也种了这么些年的庄稼,怎么会估算不出田里粮食的大概收成?虽然疑惑,可既然问到了,她也不至于当场撅回去,认真回道:

“太白县内多山,能够耕种的田亩有近两万亩,以我们出太白县时小麦长势情况估算,除去留作秋播的粮种外,若能将剩余出产的粮食都交换来、或者购买来,理论上能有百万多斤的小麦良种。”

葛蕤也是知道这些的,又说:“若是将赋役法稍改,把应交的赋役银换成等值的粮食上交,这百万多斤的小麦良种便能尽数在手了……”

“此举不可,就如葛师您以前所说,‘条编法’是很好的赋役法,只是大昭朝廷施行不力。因此我们现在也不宜更改——即使是以后还会改回来,一旦这样做,会让百姓适应不及,政策好坏很大程度上还在于一个‘稳’字。”夏简戟否定道。

夏简戟的插话在场文士谋士都认同,并没就此展开讨论,而是点头应是后,由继续讨论如何把良种全都收归起来。

葛蕤:“若是能有百万多斤良种,就足够把凤翔县内的上等良田全都种上了,还能给川蜀挪去二三十十万斤。

然而太白县县衙的官田,以及从逃逸或犯事地主处收缴来的暂时归属于炎军的田地,这二者田地里产出的粮食除留种外,全部收归过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普通百姓家出产的粮食,却不能全都强征来,否则如此作为,真是比昏庸的大昭朝廷还远远不如!

但用寻常粮食去换,恐怕袁家也不能弄来足够的粮食,拿去与百姓交换啊……”

全国大旱是去年秋播前结束的,在旱了两年后,普通百姓大多不能及时弄到粮种进行秋播,但大地主却不会如此,就算陈粮做种会影响收成,等今年夏收时,也大概还是能有往年一半或三四成的收成。

因此,袁家是能够弄来百万多斤粮食,去与百姓交换的,但是炎军暂时却没那么多钱财去支付购买。

事实上,眼前支付购买这批粮食去换良种的钱,还是有的。但炎军十多万,要养活这么多人,所需军粮不会少,难道以后筹措军粮也直接出银钱去购买?那是不可能的,承担不起。

“由炎军向百姓借贷罢。”事情涉及种田,姜秾难得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她所在历史中有‘国债’一说,便出主意道。

“给百姓开具借条,向百姓们借粮食。借条上写清某年某月借粮多少,承诺以后还粮多少,或者用免除多少年的赋役相抵,最后再以炎军首领私印盖戳——这能让百姓们放下心借粮。等到两三年后炎军的囤粮富足了,便归还给百姓,或者兑现免除相应年限赋役的承诺。”

“此法大好!大好!”抚掌大赞者是诸葛评。

有先前的传言打底,又有刚才更换椅子的言行加持,最后再有这‘借贷法’,诸葛评是从心底里认同了姜氏这首领夫人。

“从古至今,历来在乱世之中,各方大军筹集粮草都是如蝗虫过境一般,将境内的粮食都收缴干净,能留下粮种,都算是仁慈有远见的了。哪还会如炎军一般讲道理,不取百姓之粮?

炎军向百姓开具借条,待来日囤粮充足后,再还回去或者免除相应年限的赋役,百姓必然会欣然应允,且还会大赞炎军乃仁义之师!夫人所说法子真是大好啊!”

不管百姓是否乐意,大军筹措粮草时,总之最后都得应。炎军能够开具借条,并承诺日后归还,百姓们还真是会欣然应允。

葛评没有言明的一点好处,葛蕤也坦诚的说了出来:“那些百姓是炎军的债主,自是万般盼望炎军能战无不胜,结束这乱世,然后才好来兑换借条。

有百姓们的殷殷盼望,炎军就是民心所向的仁义之师——当然以前也是、如此以后只是民心更深了,炎军必然能战无不胜!

这借贷法,不止今年可以在太白县施行,之后在川蜀之地、在凤翔府其他县内,也一样可以施行。如此一来,以后炎军的粮草便不用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龙尸惊闻录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火影之大魔王 漫游电影世界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吞食者 都市之绝色妖皇 我的鬼尸新娘 影殇杀君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