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一分钱(1 / 2)
夏清并没有按照老板说的在当天将学习计划交上去,虽然她在后面两天也有咨询了一下关于策划的培训课程,但很不巧的是,她所咨询的那家公司在B市,而夏清不太可能离开公司太远,她甚至没有兴趣再去咨询什么公司。
在她看来,她所缺乏的是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实战经验,但很显然前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上课,而这是速成班办不到的,至于实战经验,以他们这个公司对策划的要求来说,也没什么机会挑战自己,策划的方向太单一了,而且策划部并不受重视,也并不是非得存在不可。
而客户所看重的,往往也并不是一个策划案,而是公司是否能够承诺保障结果,让他们投入运营的资金不打水漂,而能够获得实际的收益。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更多的实战经验来突破自己,似乎也不大可能,否则她也不会从一开始的紧张到了现在变得平淡如水,对工作完全没了兴趣和激情。
但是,夏清没有提交学习计划,老板也没有再问这件事。
这到有点像是一时意气用事然后做出了冲动的决定,而不是真心想要培养她。怎么说呢,公司是没办法保障一个员工会长期待在自家公司的,员工如果自己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花费业余时间去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那公司肯定是再欢迎不过,但如果要公司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培养一个人,除非公司有信心能够捆绑住这个人又或者能够确定自己在员工离职之前能够榨干她的所有价值,并且这个价值比起公司所支付的时间和金钱更高,这才有可能。
商人不做亏本的买卖。
夏清始终坚信这一点,也亲眼见证着这些老板的精明所在。也难怪说“无奸不商”,确实,太过老实的人恐怕并不是很适合经商。
夏清对于张总的话也算是半信半疑,并不敢真的就这样轻信了对方。
事实证明,公司的这一说辞,也许是憋着一口气的意气用事,又或者是对她的某种示好,不过这其中的真心恐怕也没几分。如果思想再邪恶一点,她甚至有点阴谋论的觉得,老板说不定在说出口之后就已经后悔了,正好她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所以才松了一口气。
又或者说,公司所谓的花钱去栽培,是要从她每个月的工资里拿回去的。
不能怪夏清这样想,看看公司是怎么对待那些离职的同事就知道了,过多的以善意去揣测公司的某些政策或行为完全没必要。
心寒。
怎么能不心寒,一家公司,这会儿在创业期,也许经营的并不是那么好,业绩可能也只是一般,但公司再怎么样,底线好歹不能丢吧。她还真就不信了,公司少了这几百块钱会倒闭还是会怎么样。哪怕对于离职的同事心存不满,也不应该连基本的诚信都没有,克扣那几百块的提成。
很没品。
因为同事之间都有加微信,那些已经离职的同事在朋友圈里的冷嘲热讽,以及晒出来的证据截图,看起来还是有点触目惊心。
大家都看到了,也引起了小范围的震动。
但是公司后来要求那些同事必须得回公司才能拿提成,而且拿到提成以后必须把之前发的朋友圈给删了。
一个公司出现了这样的负面舆论的时候,夏清认为,这样的举措是堵不住悠悠之口的,处理的并不太漂亮。可能公司一直专注的是前面的运营推广,而后端的舆情监控则比较忽略,公司也没有专业的公关人才,所以有可能是因为这样才会随着自己的心意和想法来处理事情。
不过夏清多少也能猜到公司在想什么,就好比之前某一次偶然听到老板说的那样——有本事就告呗。
不得不说,做销售出身的还是挺能够掌握人性心理,因为这一点点钱闹到法院似乎是亏本的买卖,所要耗费的成本太高了,而且就整件事的处理速度上也将周期拉的太长了。
小员工心里就像是一群小羊羔,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从众心理很难改变,总觉得公司是很牛掰的存在,至少比起他们这些身无长物的小小职员来说,他们之间的较量就像是蚊子跟大象腿一样,差别太多了,你就算是拼尽全力的去蛰那么一下,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不痛不痒。
将事情闹大,吃亏的似乎是自己而不是公司,而公司的业务也不会太受到这些舆论信息的影响,毕竟他们自己就是运营公司,太懂得如何将这些□□覆盖掉了。
不过,虽然这算是一件小事,对公司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不得不说,还是在夏清的心底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公司现在说的那么好,什么股份什么期权,但夏清很怕自己一直待在这个公司,恐怕到那一步之前,公司就会主动辞退她,或者逼得她自己辞职(后者可能性更大)。
就是她在公司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恐怕到退休前夕公司也有可能会找理由辞退她,以节省后续所需要支付的退休金。
当然,就她看来,公司大概过个两三年,三五年就会忍不住想办法让她辞职了,不会让她待那么久,毕竟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听话,乖巧,成本低,也不会存在仗着自己是老员工而倚老卖老或者要求更高的薪酬待遇和福利。
夏清底下招聘进来几个策划,到时候培养起来了,夏清存不存在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不可否认,她在以极大的恶意去揣摩这一切,但她也不过是一个小女子,小职员,她也会怕的,在看到了公司是如何对待那些决定抛弃的员工以及那些自己离职的员工后,夏青认为自己这样的恶意并不算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