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 144 章(1 / 2)
由于康熙下令福宜需在年满十岁之后方能正式被?赐名、序齿、记入玉牒,因而王府之中有许多人皆认为福宜必定像他的额娘年侧福晋一样,身上有些不足之症,恐怕难以养大?,因而康熙才会?有这样一道旨意。
就在王府里的许多人都以为七阿哥福宜会?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恐怕活不过一周岁的时?候,福宜却健健康康的逐渐长大?。
虽然福宜性子安静,不像长宁格格那般活泼好动,但却从未生过一次病,平平安安的长到了六岁,险些令众人惊掉了下巴。
年若兰的兄长年羹尧办差得?力?,康熙多次下旨嘉奖年羹尧,称赞年羹尧治事明敏。因巡抚无督兵之责,特授年羹尧四?川总督之职,兼管巡抚事,负有统领军政和民事之责。
由于年羹尧平步青云,深受康熙的赏识与重用?,胤禛又?一直对年若兰格外?偏爱,因而,尽管福晋乌拉那拉氏与侧福晋李氏等人看年若兰很不顺眼,在人前也要?给年若兰留几分颜面,不会?对年若兰太不客气?。
在六年之中,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中震惊朝野的一件大?事便是皇太子胤礽以自己醉心钻研医道、无心国事为由,主动向康熙辞去?了太子之位。
虽然诸位皇子与朝中大?臣纷纷向康熙奏请复立太子胤礽,但康熙却并未准奏。
其实,胤礽之所以主动向康熙请辞太子之位,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便是因为当年在一废太子之后,便已经与胤礽之间产生了芥蒂与隔阂。
这几年由于康熙年岁渐长,因而对于太子胤礽戒备更深。加上这些年胤礽凭借自己出众的医术带领太医们研制出了防治天花的办法,在百姓中有着极高的声望,因而更加引起了康熙的戒心。
既然康熙已经对胤礽心怀芥蒂,即便胤礽不向康熙主动请辞太子之位,也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
只怕胤礽越是霸着太子之位不放手,越会?让康熙觉得?他觊觎皇位,有谋逆篡位之嫌,康熙迟早也会?再次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
胤礽知道康熙其实对他这个?由他亲自教养长大?的儿子十分疼爱,也曾对他寄予厚望,但随着他逐渐长大?,当君权与储君的权利发生矛盾的时?候,康熙与他之间的父子之情便已经产生了裂痕。
在胤礽心中,由于康熙特殊的身份以及他手中掌握的至高无上、生杀予夺的权力?,因而他也并不能将康熙只当成父亲对待。但尽管如此,胤礽也不希望他与康熙为了争夺皇权而落得?父子相疑、反目成仇的下场。
胤礽自从恢复了前世的记忆之后,本就对太子之位并无多少留恋,加上如今年若兰又?已经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阿哥。胤礽与胤禩、胤禟、胤俄商量之后,兄弟四?人都希望能够将最好的留给年若兰的儿子。
而若想让年若兰所生的小阿哥将来能够继承皇位,成为大?清的主人,他们便要?想办法让胤禛顺利登基为帝,如此一来,年若兰所生的小阿哥将来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大?清的储君,继承皇位成为大?清皇帝。
虽然胤礽失去?了太子之位,但康熙却对他更加宠爱有加。康熙不仅下旨册封胤礽为和硕理亲王,还恩准其仍旧居于毓庆宫中,直到他的理亲王府修建完工之后再搬出宫居住。
自从胤礽辞去?太子之位之后,储君之位悬空,康熙一直不曾重新?策立太子,自然惹得?很多人动了心思。
胤禛虽然对储君之位志在必得?,表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尽心尽力?的完成康熙交给他的每一件差事。无论康熙交给胤禛办的差事有多棘手、多辛苦,他都毫无怨言。
加上胤禛嫉恶如仇,对待贪官污吏毫不手软,的确办了几件令康熙满意的差事,但也给康熙留下了刻薄寡恩、心狠手辣的印象。
康熙五十九年刚过完新?年,太医院左院院判刘声芳在为年若兰诊平安脉的时?候,便诊出了一个?半月的喜脉。
胤禛得?知年若兰再次遇喜有孕,心中又?惊又?喜。经过这几年的细心调养,年若兰的身子已经被?胤禛养得?极好,不仅和胤禛学会?了骑马,身子也比从前健康许多。
因而,胤禛得?知年若兰再次遇喜有孕的消息,自然格外?高兴。
刘声芳在为年若兰诊脉后便向胤禛禀告称根据他的诊断,年若兰此次腹中怀的依然是一位小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