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用(2 / 2)
听得詹继东这段时间往京城里又跑得勤。杨启成心里微微一动,顿时心里就警惕起来。詹继东在地市换届之后又开始活跃起来,可陆省长却是在詹继东的事情上采取了以德报怨的方式。在詹继东不分管经济之后,陆省长支持了詹继东分管了党校这一块,这一点杨启成心里是认为有点不妥的,这等于是放虎归山,重新壮大了周书明的力量,但既然陆省长自有主张,应该是考虑到在贝湖政局相对稳定了之后,还要干些大事,要干大事,就需要整个班子紧密团结。和周书明相处比较和谐至关重要的缘故才这么做的,这事他也不便多说。而这并没有减少他对詹继东背后会继续搞小动作的担心,听说詹继东又常常跑京城,顿时充满了警惕,问荣欣,詹书记跑京城,为的什么事。
荣欣自然也清楚省里领导之间那点事情,就说道,詹书记到京城,似乎主要是为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可主要原因似乎还是詹书记和兰部长之间出了一些问题。
荣欣的这话让杨启成心里微微一动,杨启成知道詹继东不可能一直在京城呆着跑这些事,主要工作,是由驻京办配合省里相关人员。所以,荣欣对这类事,是非常清楚的。
杨启成也有些意外,当初,陆政东在詹继东增加分管工作上投了支持票,杨启成觉得不妥,认为这样做会重新增大周书明的权重,从而让周书明重新掌握住绝对的主动权,导致之前所做的一切前功尽弃。
而现在看来陆省长此举,看似是退,其实是进,既体现了顾全大局,不因私废公,把私人恩怨带到工作中来的高风亮节,而又达到了让周书明内部之间起矛盾的目的,其他人可能觉得詹继东和兰超华两人之间的矛盾仅仅就是两人之间的矛盾,只是内部争宠而已,而事实上对于极为深刻了解周书明和兰超华之间关系的杨启成来讲,詹继东和兰超华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詹继东和周书明之间的矛盾,这两者之间看似已经修复了关系,实际上关系还是难以达到出现裂痕之前,甚至还有裂痕越来越大的迹象,这里面的矛盾也肯定不是他看到的那么简单。可见,陆政东在政治上的预见能力,实在太惊人,政治上的敏感度实在是太敏锐了。
天下没有净土,只要有权力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矛盾,会有斗争。
政治永远都是在动态变化之中,今天或许是盟友,明天也许就是敌人,今天或许是一个战壕的,明天说不定就会分道扬镳,今天是敌人或许明天就是朋友,省委班子十几个人,同样也是如此,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也是完全正常的,有这样的变化也是正常的,只是在杨启成看来,公开的矛盾,或许容易处理,矛盾激化的时候,也许就是彻底解决的时候。公开的不和也是如此,也同样但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周书明和詹继东之间是彼此在心里栽下一根刺,这样的事情应该是要充分利用。
陆省长是否知道这件事?自己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他?如果提醒,到底应该怎么说?
杨启成想了想,觉得还是要再核实一下。
不管怎么样,荣欣的这些消息让杨启成心里有些复杂,不说其他,这样的情况他居然之前都不掌握,作为秘书长,这是不应该的,同时心里也有些感悟,驻京办这个位置特别,是个信息集散地,不但可以了解很多京城的消息,更重要的是这样特殊的位置,可以了解很多即便是在贝湖也不曾了解的东西,同时也可以对一些在贝湖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印证。
掌握第一手准确的信息这很重要,只有切实掌握了这个,才能对省里高层的动向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基本判断,而对省里的动向有个基本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而由于陆省长家在京城,京城里也有很深的关系,所以对于驻京办,说实话,他也不是很重视,现在看来是有些失策了。不过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而这个提供消息的人选杨启成想来想去,觉得荣欣还是比较合适的,驻京办的主任杨宗如同泥鳅一般,是滑不溜秋,嘴巴很难有一句实话,而两个副主任同样也是如此,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既然陆省长不重视驻京办,在驻京办主要人事安排上也就没有争取,也就是说驻京办的三个主要领导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人,荣欣作为接待处长,很多东西甚至比三个主任副主任了解的东西更多,
而荣欣现在还没找到一个可以靠岸的码头,荣欣一个人在京城,职务也上不去,很希望能动一动。可他这个位置太特别,似乎和所有领导都极为密切,事实上,哪一个领导,都不敢将她视为心腹,关键时刻,没有人肯替她说话。这一点可以利用,建议提一提驻京办的干部这在杨启成的权限之内,并不需要太费事就能让其为我所用……
当然这个话不能说得太明了,只能点到为止,既要让荣欣能够明白这样的暗示,也不能惹火上身,这个女人讨粘人了,搞不好就是一贴膏药,见谁贴谁,这女人既是尤物,同时也是一个危险的炸弹,绝不能让这个女人顺势贴过来,必须得做到做到进退自如,不然会很被动……
看着荣欣会意的离去,杨启成也不由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
荣欣有所求,这就好办,而且在官场中行走,要会听弦外之音,有些话不仔细琢磨,往往领会不到对方的真实意图,语言本来就是一门艺术,在官场上,这门艺术更加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嘴巴要严,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大嘴巴,驻京办迎来送往,荣欣在驻京办熏陶了这么久,这一点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