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 1695章:开海禁,下西洋(1 / 2)
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
杨峥点了点头道:“小弟明白,这个我已经有所考虑了!”
“哦,是么,说来听听?”杨士奇心头一动问道。
杨峥道:“鉴于朝贡我大明负担不起,所以这次开还海禁后,不再行朝贡贸易,我已与郑公公商议好了,改为市舶贸易,朝廷从中收取税收,以我大明在西洋诸国的良好口碑,相信这个生意他们绝对做,如此一来,其中的好处,不仅是朝廷,相信诸位大人的也少不了!”
杨士奇点了点头,以他的精明,自是知道杨峥所言不虚了,市舶贸易它产生于唐朝,在宋代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主要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唐时对外开放,外商来货贸易,广州等城市就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国家在此设市舶司,或特派,或由所在节度使兼任。始于唐,盛于宋,尤其是宋代,制度完美无缺,市舶司的职责主要根据商人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公据﹑公验)﹐即出海许可证﹔派人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实行抽分制度﹐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形式的市舶税﹔所抽货物要解赴都城(抽解)﹔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博买)﹔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
这样一来,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了,事实证明,市舶收入是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北宋中期﹐市舶收入达四十二万缗左右。南宋前期﹐宋王朝统治危机深重﹐市舶收入在财政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南宋初年﹐岁入不过一千万缗﹐市舶收入即达一百五十万缗。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财政。宋政府还通过出卖一部分舶物增加收入。太平兴国二年﹐初置香药榷易署﹐当年获利三十万缗,大明若能走这一步,好处不言而喻了,郑和下西洋是朝廷有组织的主动开拓海外市场、经营海外市场的一次经济活动。由于其规模宏大,所以极大地刺激和技动了国内的经济。以景德镇为申心的瓷器业、以苏州为申心的丝织业、以松江为申心的棉织业、以芜湖为中心的印刷业,以福州为申心的造船业以及冶铁制造业、口用品制造业和造纸业都能快速的促动,这其中的利益无疑是能让天下商家怦然心动了,所以开市舶司不仅仅是对朝廷,对大明商家,以及沿海一带的渔民都有莫大的好处,杨峥能想到这一点,由不得杨士奇心动了。
杨士奇点了点头道:“若杨小弟能罢黜朝贡,重开市舶司,明日的海禁,老夫举双手赞成!“
至此,杨峥松了一口气,道:“杨大哥请放心,我大明的市舶司必会重开!“
“好!有你这句话,老夫明日就是豁出去了,也与你一同劝说皇帝开海禁,再行西洋之举!“杨士奇豪气干云的道。
“如此多谢杨大哥了?“杨峥听杨士奇答应,顿时心头大喜,赶紧拱手称谢。
杨士奇摆了摆手道:“你不用谢我,老夫之所以答应你,是你说服了老夫而已,并非老夫最初的本意,所以谈不上感谢,再者,你说的对,海洋是我大明唯一的财富,白花花的银子,总不能丢在海上不是!“
杨峥笑道:“可不是么!“
“不过老夫还要提醒一句,开海禁,下西洋不是小事,一旦实施开来,牵连甚多,你要好好布局才是!“杨士奇敦敦教诲道。
杨峥应了声道:“我会的!“说完,看了看天色,站起身来抱拳道:”明日还有一场硬仗,我需要回去准备了!“
杨士奇点了点头道:“好好准备!”
杨峥应了声,抱了抱拳,出了杨府,回到家中,已差不多入夜了,本不想惊动大小姐等人,却不想沈艳秋已迎了出来,看他一脸的倦容,先是端来了热水,然后走到他身后,轻轻揉捏起来,动作不不轻不重,恰到好处,顿感疲劳去了一大半。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儿,杨峥想起明日还要舌战群儒,不敢大意,匆匆擦干了双脚,便要往书房而去,却听被沈艳秋喊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