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6章:绣衣辉煌照遐陬(1 / 2)
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此正谓“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武力上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与唐朝相比。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禄山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崇祯皇帝当年,北京形势很危急,有人劝他迁都,他不去,有人劝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缢殉国而死,忠于江山社稷。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后金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更是坚定,兵临城下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崇祯皇帝殉国前怕李自成伤害无辜百姓,就写了一首绝命诗给他:“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这种强大的气节,固然让人敬佩,但仔细想想,这种不知变通的气节造就了整个明朝被动的局面,朱元璋、朱棣在的时候,这父子二人凭着雄才伟略,可以强硬大气,可朱家后世子孙就没那么高明的手段了,他们更多的保境安民,若说能做到这点也算不错,可朱家不着边的子孙实在太多,使得整个大明朝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而在这种危机下,君臣却固守着祖训却不知变通最终在内忧外患之中亡了家园。所以王通虽什么也没说,但等于告诉他这事儿想法虽好,但未必能付诸行动,光是面对那些死脑筋的言官的不满就足以让他头疼,更别说去说服他们,但事情到了这一步,面对这样的一个绝佳的机会,自然没有放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