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一千八不算贵(1 / 2)
最快更新商道人生最新章节!
“五年的长约!呵……看来乐云市政府好象是做了一个大亏本的买卖。大文学()”顾春来的话听起来很像是在幸灾乐祸,可是韩易却从那中间品味出了一种叹息的味道。
韩易的语气虽然稍嫌有些锋芒,顾春来却并不以怪,以顾春来的见识,自然知道韩易的信心来自哪里。
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化的进一步放开,暖州市的私营经济开始进入了繁荣发展期。但是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这种发展还一直是处于一种无监管的无序之中,因此才有了全国闻名的柳镇电器打假事件,也就是这个事件惊醒了乐云人,让他们开始关注产品质量来,再加上政府适当的引导,这才逐渐形成了规模,形成了以几个大集团为主的高低压电器产业链。
但柳镇空有全国低压电器基地、中国电器之都的名号,空有十几个全国知名品牌和省知名品牌,但是十年的那种“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好象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改善,又或者是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果有厂家到柳镇来实地考察,就会惊奇地发现,在柳镇,除了几个全国知名的大集团有着自行新建的气派的厂房办公楼之外,更多的厂家选择的也就是随便找一块空地,搭起钢架,然后盖上石棉瓦,里面隔开几个空间,就算是厂房了;又或者是找一些大一些的民居,弄个几间来把前后中间打通,改造一下,也就成了生产厂房了。
如这般的厂房,通常可见的现象是,生产办公都挤到了一起,原料成品也挤到了一起,可想而知,不但工作环境恶劣,而且还极易发生各类工伤事故和消防事故。
而就是那些大集团的公司厂房,也是东一块西一块的乱建一通,相互之间毫无联系。外地人如果来乐云,从柳镇一路行来,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柳镇的厂房都是沿着国道线而建,高低不同,样式也各不相同,有仿古式,有中式,也有欧式的厂房。
顾春来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到处跑,当然知道外面的境况,无论柳镇的电器产业未来发展到底是如何,但是一个厂家想要做大,随着产业链的进一步扩大,集约化的生产就是必经之路,手工坊式的经营方式只能是前期出现的情景,而发展到最后也只能是给那些大集团大厂家提供零配件。大文学
集约化的生产,需要的是一个集约化的生产基地和空间,形成规模化的集中产业链,以减少因产品周转带来的不便和损失,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而盐林工业区正是朝着这样的一个目标前行。
如此对照,立信公司当然有底气了。
三千多亩地啊!光是想想就让人感到心动,也不知立信公司当初怎么就有那么大的信心敢拿下?
“小韩,如果可以的话,你能跟我透个底吗?当初你们买地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想到了坳山头这个伏笔?”过了一会,顾春来微笑着问道。
韩易楞了一下,然后轻轻摇了摇头。
看着韩易的动作,顾春来倒是惊讶了,不禁感慨道:“真的不知道吗?那你们可真是冒险了!”
“呵呵,可不是!”韩易笑了一下,和顾春来初次认识,有些话当然不能说得太全了,只是含糊解释道:“当初我们也是分析了情形,认定了工业区项目在乐云市大有可为,而且自从赵书记到乐云市任职以来,大力推进工业区开发项目,我们觉得政府的意图和态度都比较积极,因此才下定了决心大手笔吃进土地。
还有一点的就是,我们的决心也是建立在国家新下达的政策上,觉得房地产行业开始放开,国家鼓励地产商业化合市场化,我们觉得商用土地和房产的增长必定会带动工业用地的增长。呵呵,其实当时我们也考虑过最坏的打算是,就算工业区不立刻开工,也就是等上个一两年,按照百分之十的年增长,一旦开工,百分之二十的增长是可以预计的,那土地捏在手里也只有赚不会亏。大文学可没想到的是,盐林工业区在交通问题上竟然会遇到这么大的阻碍,差点就让工业区开发计划搁浅而变得遥遥无期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自救,也是运气好,让我们能够发现坳山头这块出口,不用受人掣肘。当然了,这个是我们可以仗恃的东西,如果不能好好利用,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因此我们才向市政府提出承包开发计划,所幸,盐林工业区因交通问题无人问津,我们得偿所愿。说我们是奸商也好,是其他的什么也好,所谓商人,无非就是逐利,我觉得我们做得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韩易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段,也不晓得顾春来到底是否真正理解了他的话。
“原来如此。”顾春来点点头,“小林这次叫我过来,也是因为这盐林工业区的事,盐林工业区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因此叫我来给你参考一下,现在看来,小韩对此已经胸有成竹,怕是不用我老头子多事喽!”顾春来说着呵呵笑了起来。
“哪里,我是刚入行,顾先生的经验正是我所欠缺的,如果能够指点小子几句,也是我的幸运。”韩易连忙道。
对于韩易谦逊的态度,顾春来很受用,轻轻地眯起了眼睛,顾春来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盐林工业区你准备卖多少?”
对于顾春来的直接,韩易一点也不惊讶,真人面前也不必说假话,毕竟人家也是一片好心,顾春来这样的身家,有林晓这层关系在,如果说大老远地跑来就是为了算计他这个无名小卒,那是打死韩易也不信。
“一千八。”韩易轻轻吐出一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