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节 贰臣动干戈【上】(2 / 2)
这场乱事所造成的杀戮之重,大大震撼了满朝的文武百官。可以说,表面上大家对宦官被诛杀一空,并不发表意见,其实心里的腹诽,却是铺天盖地。
如果袁隗不是作为当事者一方,只怕在他的心里,也会骂上这么一句:
——如此杀戮宫廷,实在是胆大妄为!皇帝的威严何存?汉家威仪可能依旧?
不过,事情是袁绍惹出来的,袁术也深深的陷入到这次宫廷政变当中去。袁隗若是想要保持汝南袁氏不被此事牵连到,就必须竭尽全力为袁绍和袁术开脱。
至于开脱的方法,袁隗倒是多得是。无外乎就是掐头去尾,隐瞒关键之处。只要掩饰的巧妙,袁隗完全有把握将事情都推到已经死掉的十常侍一伙儿身上去。
当然,这么做的难度是有的。袁氏虽然强盛,也做不到一手遮天。私下里,袁隗还必须与朝中另外几家世家,例如弘农杨氏,前太尉曹嵩一派等进行利益交换,以换取对方默认这次的后果。
送走兰台令史,袁隗也准备好车驾仪仗,向城门出发。有线报传来,前将军董卓的骑兵经过连日的狂奔,已经到了雒阳城外。而且,这支骑兵在路上,凑巧遇见昨日走失的天子和陈留王,正护送着天子车驾,一路返回雒阳。袁隗身为百官之首,必须到城门去迎接天子还朝。
即使坐上了缁车,袁隗的脑子依然不得空闲。对于袁氏的下一代,他必须做出新的判断。
袁隗原本对袁氏的几个后起之秀中,只担心袁术的跳脱冲动,怕他惹出什么大的麻烦来,不好善后。对于袁绍,他却是极为放心的,认为以后光大袁氏者,必本初也。然而,昨日之事,却完全打破了袁隗的这种想法。
——这个本初,不鸣则已,一惹祸,就惹出了个天大的祸端!
反倒是袁隗平时不太放心的袁术,在昨天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他先是发现袁绍在宫中惹出事端后,果断通知袁隗。然后,袁术又摒弃平日里与袁绍的不合,全力帮助袁绍行事。
后来得到袁隗的指使,袁术又成功的挑动大将军部曲吴匡,火并了车骑将军何苗,彻底的扑灭了宦官可能的反击。这样的表现,就算袁隗与他易地而处,也不能做得更好了。
——公路这次做的不错,可以升一升他的官位,给个后将军就不错。倒是本初……
一想到袁绍这次的暗中策划,袁隗的心里,也是一阵心惊肉跳。为了避免袁绍下一次又将整个袁氏绑到火上去烤,袁隗决定,袁绍这个司隶校尉是不能做了。而且,这一次,连雒阳也不能让袁绍再呆着,必须将他发配到远处的郡国去,让他反省反省。
——这也是为了本初好。做了出格的事情,当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有了执政一郡的经历,想来能够让本初以后做事,能更加深思熟虑些吧!
——冀州的渤海郡,不正好出缺了一个太守吗……
在心里暗暗挑选好给袁绍的去向,袁隗又将思绪,飘到了即将到来的董卓身上。
——董仲颖这次能来的这么快,只怕是本初又在其中做了些手脚?
袁隗不愧是老谋深算,一下子就琢磨出袁绍暗中的作为。
在袁绍的计划中,是将董卓所部当做一支后手。鉴于董卓在以前的上表中,明确的提出了“逐君侧之恶”的说法,只要他到了雒阳,就算袁绍诛杀宦官失败,也有董卓可以继续攻杀宦官。
所以,在袁绍的设计中,只要淳于琼刺杀何进一得手,就立刻派人点燃雒阳城西侧的烽燧烟火。而守候在董卓军营地附近的司隶校尉从事许攸,一看到烽燧的烟火,就会立刻进入董卓的军营,拿出伪造的太傅袁隗书信,令董卓率领轻骑火速进京。
正是在袁绍的种种安排之下,这才有了董卓率部前来,正好在雒阳城外遇到天子车驾的那件事。(未完待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