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四节 声东击西(2 / 2)
会宁当地的官员乃至百姓两头怕,既害怕迎进了陈国兵马,战争最后东夏得胜,又害怕迎了东夏兵马,战争到最后陈国得胜,为难之际,正好之前靖康国羊杜派遣的使者被他们扣着,现在会宁的军民赶紧把他接出来奉为上宾,宣布说全城已经回归靖康,然后把旗帜换掉,把城市名也给换了。
有这个主意的人抓的时机很巧妙。
陈国打东夏,怕靖康和他们配合,东夏打陈国,靖康是他的盟友,两国军队也就不理睬他,各自向城中催要粮草,在城外厮杀作战。
这支作为前锋的军队是东夏的马耳朵菜。
马耳朵菜是狄阿鸟回到东夏第一批跟随上来的将领,除了武力不错之外,其它方面一塌糊涂,有名的教不会。不过他打的仗不少,经验丰富,手下又有几个能力出众的参军,倒也很有章法。
身为副职牙将,他挂职了一个牛录,这没办法,每次大比,假战,他都是垫底的几支军队。
狄阿鸟一说给他爵位,让他回家,他就哭,五大三粗的汉子抱着狄阿鸟腿哭,四面八方的将领又都跑来为他说话,一说给他挪到乙等军府去,他也哭,狄阿鸟没办法,等于给他高级待遇,低级权力。
双方也是猝然相遇,马耳朵菜二话不说,先立了个营帐,等着对方攻打他。
东夏立营历来快,双方七八里外各自发现对方,这个时间,足够把营先立上,然后等着敌人先来打,如果敌人不打,自己营寨立得差不多了,自己再上去打,给对方拼直接厮杀之外的东西。
几个参军挺意外,还把他夸了一夸。
他也不免得意。
心里想的是,谁说我不能用智?
从道理上来说,虽然他在东夏的将领中不突出,本人也鲁莽,但是这一天,他表现出来的是慎重。
于此同时,参军还建议他给不远的封臣军队将领纳兰阿古力要兵。
纳兰阿古力是纳兰山雄的家臣,纳兰山雄自恃身份,以年老体衰为名,不应征,但他是不敢不支持狄阿鸟,就派了纳兰阿古力和自己的一个儿子,出了三千多人。
纳兰阿古力的三千人离了二十多里。
因为会宁是大城。
势如破竹好一段时间了,狄阿鸟认为敌人有可能在会宁拒守,所以纳兰阿古力的行军方向也是会宁。
马耳朵菜接受了建议,派人去与纳兰阿古力说一声,让他赶紧上来,会宁城不让东夏进,也不让陈国进,这会儿谁上来的快,谁把对方赶走,谁能单独面对会宁,逼会宁开城。
这个主张也没有错。
但是,营地刚刚修好,敌人就已经上来了。
这不再是策略能够起到作用的了。
上来就是李景思,他作战,就是快,他前些年,格外推崇健布的战法,到了拓跋氏这边儿,更是得到了十足的条件。
当年打到陇西,他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个人特点,只是那一次,是在有心放水。
这次快速上来,他没有留手,说打就打。他是比东夏多了一段时间行军,但东夏立营寨,也没有闲着。这个时候,如果马耳朵菜缩在营地里就好了。但是马耳朵菜也想把他打跑,如果打不跑,占据劣势,再快速退到营地里。
不是马耳朵菜贪功,会宁的形势在那儿摆着。
谁抢先手,谁有可能占城,他经验在,而东夏一路作战,未曾一败,尽管人少,但这是甲等军府,他有什么不敢打的?自是不甘示弱,虽然人数显得少一些,说打就拉出人马应战。双方都是迅速组织起来,因为人数少,飞快投入,没有阵形,双反都是以小规模的单位展开厮杀。
李景思这边最先投入的是一千扈从兵。
都说东夏兵能打仗,这分明是作为一个有着良好素养的军事将领所进行的试探。
扈从兵在东夏甲等军府面前不堪一击。
李景思却带着他自己的两千精兵,只是壁上观。
他不断地对东夏军队进行高估,不敢轻易陷入交战,只一味派人督战,让这一千扈从兵送死。
自己的军队,只在边上晃。
战场开始散乱起来。
马耳朵菜的眼睛都笑成一条缝了。
三四千人的军队又怎么样?有一些乱跑,有一些根本不敢上来。战场兵力越发地外散。李景思眉头皱了一皱。眼看自己的本部也与对方接上仗了,再不迎战,敌人会攻入他的中军。他反倒向后一挥手。带领他本部人马后撤了。
马耳朵菜大喜,心说这就打跑了?
他正要发动总攻,自己也追击上去,有个键牛一把挽住他胳膊,大声说:“将军。敌人后面压阵的兵马怎么看怎么不对劲,阵势丝毫不乱,一看就是精兵,一阵乱蹿就撤走,不能轻追,赶快收兵吧。”
马耳朵菜大吼道:“收个鸟兵。他还不是看到我军强大,有保存实力之心?将士们都杀进去了,收哪门子兵?”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