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四节 宁弃利益,不弃道义(2 / 2)
一切都在狄阿鸟意料之中,人家早有安排,你们再琢磨,你们已经翻不出他的手掌。
不过皇帝有最后一手。
狄阿鸟提出过复陈州,撤兵换北平原的想法。
皇帝的最后这一手,就是你要坚持三方协议,北平原就不给你。
皇帝自然不会说要收回,只是说:“北平原,一部分是暂借于你,一部分分封于朕的女儿,均为雍室之土,一寸山河一寸血,不敢付以军资。而且你定要坚持三方协议,终要付出点代价。”
这话传递给王本。
王本决定不了,军鸽与快马并用,急驰陈国。
到了陈国,东夏将士愤怒了。
北平原虽然确实是朝廷借给东夏的,可借的时候,那里几乎是一片荒芜,而今东夏人开渠垦土,修筑房屋,成为了一片沃野,甚至可以称之为东夏的根基所在,东夏放弃陈州之战所能取得的利益,希望能得到自己的起兵之地,朝廷都不肯,这种一毛不拔,简直令每一个东夏人都觉得靖康朝廷是无信而且无耻的。
狄阿鸟却知道为什么。
不管皇帝是不是把北平原看在了眼里,他是要保留追讨的权力,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皇帝知道北平原对于东夏的意义,想这样让天下人看看他狄阿鸟的虚伪,看他是要北平原还是要三方协议。
这种考验,考验得极是地方。
狄阿鸟真被考验住了。
他想过要绕开,但是却绕不开,北平原?那是名誉上靖康借给自己的,名誉上的东西,就在一句话,对方不说,东夏也没办法。他想了一下,派人再上长月,表达他的立场,三方协议是为了能令陈州永久太平的提议,他征调全国将士一战再战,是在用军费换北平原,请皇帝恩准。
秦纲笑笑,就把狄阿鸟返回来的东西扔手边了。
这就是狄阿鸟的软肋。
他想要北平原,知道他想要什么就行了。
相比于北平原,皇帝的大义更重要。
大义被你狄阿鸟所夺,那怎么可以呢?
何况军费上,多少是要给的,靖康也在考虑给得起给不起,原先皇帝的底线,其实就是北平原。现在,却是不用给了。
皇帝回话说:“三方协议是你们东夏提的,那一定是对你们大大有利,有所得有所失,这点道理他狄阿鸟都不懂吗?”
赶走东夏人。
皇帝终于露出了微笑。
他和健布谈过,和一些老臣们也谈过,三方协议对朝廷无害,无非是东夏怕将来朝廷向他用兵,捆绑在身上的护身符……等陈州平静十年二十年,当年他给人的恩德被人忘记,陈州还是朝廷的,毕竟按照三方协议,朝廷来治理,朝廷来遣官,那时又有他东夏什么事儿,至于得罪人的,杀人收土,编户齐民,让他狄阿鸟去干。关键是,即便他狄阿鸟干了这么多,他还是一无所获,为什么?他能舍得北平原?那儿城市的规模极度扩张,但民户而言,超过了魏博。
消息到了陈州,东夏文武陷入了讨论。
而陈国其它地方未降服的势力使者也来了,不少首领想投降,怕三方协议剥夺自己的族权,还在犹豫,东夏人更希望狄阿鸟放弃三方协议,趁民心归附一举夺占东夏。
拓跋晓晓也在自危。
假如狄阿鸟撒手,放弃三方协议,朝廷肯定报复他。
他等在外面,等着东夏文武讨论,尤其是这次讨论把他撇在外头,他内心不安。
日头一点一点升高,一点一点再升高。
到了正午,终于有人出来了。
拓跋晓晓正要迎面过去,那人站在台阶上高唱:“大夏国王令,东夏宁弃利益,不弃道义,陈州乃至陈国,变革在即,不容先取信,而后失信……”
一堆大白话。
刚刚出炉,毫无雕琢。
拓跋晓晓鼻子一酸,觉得自己的心动了一下,然后眼泪顺着脸颊下来,不知为何,钢铁一样的汉子,就给哭了。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