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赐之物(2 / 2)
没错,这就是红薯。也是贾似道对付温良恭、钱恒铎等人的重要底牌之一。
这红薯的出现,完全是个意外。而且还要感谢莫夜。
因为贾似道能够发现这红薯,完全是托了莫夜的福气。那颗用育种的红薯就是贾似道从莫夜包袱里面发现的。而那红薯却是莫夜准备丢掉,而被他发现又检回来的。
据莫夜说,这红薯是他跟阿阮从大理国赶来临安的途中,路过泉州的时候买来用做干粮的。在贾似道看来,应该是大食商人带到泉州被那个商人买下来了。
当然,这红薯到底从哪来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本应该是在几百年后才出现在华夏大地的红薯出现在如今的南宋一朝,无论是对南宋,还是对贾似道来说,其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
莫夜和阿阮只是觉得红薯口味独特,当做新鲜来吃,而且价钱不贵,可是对了解红薯这个植物特性的贾似道来说,简直是上天送来的意外之喜了。
这颗红薯是阿阮留下的最后一颗,一直不舍得吃。等她想起来的时候却是放在包裹中不知道怎么弄得,竟然直接发芽了。
见到红薯发芽,本就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的阿阮,犹豫了一下,就直接将这红薯扔在了花园中,却是恰好被贾似道看到,让他那是欣喜若狂。
红薯种植简单,只要一棵发芽,将生出来的藤蔓剪下插入泥土中就能存活,更重要的是,它的产量实在是太高了,而且更容易吃饱。
这样一种食物的出现,对连年大战、连连遭灾的大宋朝来说,简直是绝配。
“大人......”
见到贾似道整个人都恨不得趴到了地上,余赐实在看不过去,小声提醒道。
“公明,从即日起,你就亲自守在这十亩田上,你手中的公务我会命人来跟你交接。这些小东西,出了任何事,我可是唯你是问。”
贾似道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看着秦寿正声道。
秦寿怔了怔,随即慌忙应是。心中却是暗自下定主意,等等就命人在这十亩青苗旁边打个草棚,以后就吃住在这了。
他比谁都清楚,他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建立在贾似道愿意用他的基础上。如果连贾似道都放弃了他,那么他是真正的一文不值了。
已经在临安城中名声臭漫天的他,除了贾似道敢用外,已经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会给他机会。
虽然不知道这些青苗是些什么东西,可是只要贾似道重视就已经足够说明他们的重要性了。还有什么事情,比恩主的需要最为重要的事情呢?
“师宪,你现在可以说说这是什么东西吗?我知道你认识、”
莫夜这个时候,终于开口道。
他的这句话算是问到了所有人心底去了。听到莫夜的话,所有的人包括余赐和秦寿,也都是一脸好奇的看着贾似道,显然,这句话他们也是早就想问了,只是一直不敢问出来罢了。
“这?你带给我的这个东西实在是太珍贵了。甚至堪比数十万大军。”
“什么?”
莫夜难得的瞪大着眼睛,惊声道。旁边的余赐、秦寿等人听到贾似道的话,却是不自觉的悄然将步子仅仅并拢,能顶的上数十万大军的东西就在自己脚下啊,压力实在是山大。
“你又骗我!”
过了片刻,莫夜呛声道。不过他的表情却是表明他已经相信了,只是他想要让贾似道原原本本的将这个东西的来龙去脉说出来罢了。
“这东西我给他取名叫红薯,你吃过,你应该知道这是能救人命的东西,而在我手中,它就是能救数十万上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命的东西。你说它重要不重要?”贾似道正色道。
“可是,你连种子都没有怎么会结出粮食?”
别人不知道,莫夜可是知道,这个东西确实能吃的。不过想到吃,莫夜无端的有些惆怅。如果这些都是真的话,一颗那东西就能救数十万上百万乃至上千万人的性命,那他和阿阮一路吃了整整两包裹,那得是能救多少人命?
“此乃秘密,我就不告诉你了。唉......不要生气,等上两三个月你就都明白了。哦对了,这个东西,如果你想要,等它出了粮食,我就交给你带一部分回去到大理。”
贾似道对莫夜脸上的那惶恐之色看的明白,心中好笑之余,却是再次卖了个关子。
小样,让你天天想着走。这下不见到这东西出来,想来你是不会走了。大宋朝需要,刚刚被蒙古人蹂躏了大半江山的大理国显然要比大宋朝还要需要啊。
“好!”
莫夜显然等的就是贾似道这句话。
“你们不用这么紧张,这东西命硬的很,只要你们不直接踩上它,它就能活。”贾似道扭头看着战战兢兢似乎连脚都有些不敢落下的余赐、周坦、秦寿、王柄等人,无奈的扶额道。
众人齐齐对着他苦笑,却是依然不敢乱动。
贾似道见状,也就懒得再说,让他们明白这东西宝贵也好,至少不会怠慢这些东西。要知道,整个大宋朝如今只有这十亩,每一颗红薯秧苗都是千金的说。
“那些即将回返故籍的和要留在临安府的百姓可都登记造册完了?”带着众人走出红薯田,贾似道终于问出了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回大人,如今仅剩两成的百姓还没有造册完成。府中吏员正在加班加点的完成。”这个事情是周坦来安排的,所以听到贾似道的话,连忙应道。
临安城周围虽然开垦了近五十万亩农田,可是这其中还有二十余万亩将会在灾后都交给殿前司的兵卒屯垦,也就说真正能给百姓的田地只有不到三十万亩而已。
而且逾百万的流民显然不可能全部都留在临安城周围的,这样的话,对临安城的各项压力都会骤增。不过一部分还是可以的。
所以,临安府按照贾似道的要求,在给那五十万亩新垦田地播种的时候就开始在做这件事情了。一部分留下,剩下一部分人而且还是绝大多数的人都要遣返回原籍的。
当然,即便是贾似道不遣返,那些百姓流民也是想要回到原籍的。故土难离,更不要说,他们的房舍什么的都还在故土,而且贾似道已经在之前就开始着人安排以市舶总司的名义在徽州、信州各地准备土地,只要他们回去,有地的就依然耕种原本的农田,没有的,就从市舶总司手中租赁土地,而且头三年都是不要任何租子的。
这样的话,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无论是走的还是留的,至少生计都能保证了,算是皆大欢喜。
“那好,我再给你们今明两日时间,两日之后,本官就会向陛下上表遣返八十万流民归乡。”贾似道没有给周坦太多时间,直接出声道。
流民遣返回归原籍,这个事情在他的一系列安排中,算是最为重要的第一个开头了。可是他的时间已经不多,只能压榨压榨临安府吏员的劳动力了。
好在,这几个月,虽然那些吏员都很累,贾似道也并没有亏待他们。
“下官遵命!大人放心,下官今日就能完成!”周坦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咬咬牙道。
“不急这一天,平甫不用太过焦灼......”
“公子,那人来了!如今正在帐中等候!”贾全儿钻到贾似道身后附耳低声道。
听到贾全儿的话,贾似道眼中浮现一抹冷笑。
哼哼,这都两天了,现在才来么!
“你们自去忙吧,国事维艰,师宪就拜托诸位兄长了。”